2005中国铜业岑岭讨论,探求破解中国铜工业难题途径
当前铜价的“一俊”不能遮百丑。资源危急、质料危急、各自为战、国际竞争力微弱……种种题目一向困扰着发展中的中国铜工业。到底如何解决这些题目,使铜工业早日走上科学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报特邀闻名铜业专家、铜企业首脑及相干学者睁开讨论,探求破解中国铜工业难题的途径。请看—— 近况:生产消耗猛长,铜价高位运行 何昌明:进入21世纪,中国铜的生产和消耗量基本上以超过两位数的速度增加。分外是从2002年开始,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耗国。 邹韶禄:近年来,世界经济低迷徜徉期渐告结束,对铜金属的强劲需求刺激了铜工业加速发展。铜已成为中国市场、世界市场少数供不应求的商品。由如许的供求关系和发展赓续加速的内驱力所决定,尽管肯定时期铜价调整在所难免,但基本面仍将持续向好。 韦江宏:当前,铜工业获得了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机会,加工费在上升,产品价格也在上升。 侯宝泉: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铜的市场价格在高位运行的趋势,在近年内不会有太大的转变。这对铜冶炼企业来说,是机遇,更是挑衅。 题目:资源匮乏,产业竞争力微弱 王恭敏:近两年来,铜金属质料供给紧缺状态日益显明。目前,我国铜储量的静态保有年限只有8年左右,基础储量的保有年限约13年,我国铜资源,分外是富铜矿资源不足是不争的事实,铜质料很大程度长期寄托进口。近五年(1999~2003年),我国精炼铜消耗年均增加率为18.16%,我国矿山产铜含量57万吨,国内废杂铜约40多万吨,两项加起来约100万吨左右,我国铜消耗的3/4以上要靠进口。 侯宝泉:我国是一个铜资源匮乏的国家,铜精矿短缺成为制约我国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将在相称长的时间内困扰铜冶炼企业。其次,加工费的利好必将诱发产能的扩张,其效果将使铜精矿供给更加严重,另外,我国大多数铜冶炼企业普遍存在着工艺技术水平低、能耗高、污染紧张等困难。 冯杰:中国是一个铜消耗大国,也是一个铜资源匮乏的国家,随着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和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中国铜应用的领域会大大增长,但是实际是我国铜及其相干产品的对外依存度很高。预计2005年中国铜产量和需求量分别为220万吨和350万吨,约有130万吨的供给缺口必要通过进口来知足。进入市场经济后,白银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的生产发展和经营受到很大冲击,铜体系改造投入不足,工艺先辈但装备较差,老生产体系已不能适应当代化生产的要求。自有铜资源的保障程度和供应率很低,老矿山勘探投入不足。资源综合行使水平较低,烟尘中有价金属回收、熔炼炉渣的进一步贫化等工作没有开展。白银炼铜法上风未能完全表现,工艺技术也有待于完美。 何昌明:2003年中国铜的消耗量为305万吨,而中国铜的产量只有180万吨左右,中国矿铜的产量更是不足60万吨。国内强劲的消耗与国内产量的不足,分外是国内矿山自产铜不足的反差越来越大,这对中国铜工业的发展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衅。 邹韶禄:我国铜资源与世界总水平相比,储量少、丰度差、富矿少、资源开发程度较低。 解决途径1:加大开发力度,加快“走出去” 王恭敏:近年,因为铜资源的紧缺,需求的快速增加,引起各界对我国铜资源找矿、勘探和开发的正视,青海的塞什塘,新疆的阿舍勒,江西的富家坞、城门山,安徽铜陵的冬瓜山,云南大姚铜矿,四川拉拉铜矿等都进入新区勘探和开采;西部矿业、紫金矿业、江西铜业、铜陵有色、云南铜业等公司都高度正视铜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与此同时,云南铜业对云南三江地区的勘探,铜陵有色对冬瓜山、凤凰山外围的找矿,金川集团公司对深部的找矿,也都显现了前景。我国地质工作者对南疆沙岩找矿也有新的发现。随着铜矿找矿、勘探需求的增加,大的矿山和冶炼企业渐渐成为铜资源勘探投资的主体。 冯杰:白银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周边省区有色金属资源比较雄厚,截至2002年底,甘肃省保有铜(金属)资源储量401.02万吨,基础储量200.14万吨,铜资源的区域分布和配置都比较集中,具有肯定的规模上风。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公司在西部一些紧张成矿区获得了庞大找矿进展,一批新的大型有色多金属矿产资源基地即将形成,新探明铜资源量1200万吨。将来公司将行使好自有资源,进一步发掘老矿的潜力,探边摸底,增长储量,延伸矿山寿命;在白银地区周边及深部加大风险探矿力度,进行探矿权的经济运作。面向国际国内,广聚天下资源为我所用,选择合适的矿山,以投资参股,相互参股或购并的体例换取质料的优先采购权。 何昌明:国内铜矿山的资源潜力在西部,如西藏玉龙、新疆东天山等资源储量伟大,但受当地天然条件和基础条件影响,目前难于进行大规模开发;对东部、中部已探明的、具开采条件的铜资源的充分合理行使是目前中国铜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途。 邹韶禄:中国铜工业企业眼睛向内、步子向外,在国内和国外同步睁开力度空前的铜资源开发。以云铜为例,实施“资源占据突破”战略三年以来,已新增资源贮备数百万吨,远超云南省建国50多年新增储量。到2010年,云铜将稳控铜资源1000万吨,铅锌资源200万吨。 侯宝泉: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将致力于海外铜矿资源的开发。进一步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加大行使海外资源的力度。在曩昔的几年里,经过不懈努力,先后与蒙古、俄罗斯、美国等20多个国家的企业建立了优秀的合作伙伴关系,有60%的矿源来自海外,在肯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矿采购的压力。 解决途径2: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战略重组 王恭敏:解决我国铜质料不足的有用途径是调整进出口结构。近十几年来,我国有色金属冶炼能力扩张较快,但矿产品发展相对较慢,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但近年来,进出口结构已发生了转变,金属和加工材的进口已经在大幅增长,尽管以很高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争购矿产质料量在上升,但其比例在降落。另一方面,从国际金属市场总的供求关系看,各金属品种的供需基本平衡,因此,一部分企业已经在国内外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产业升级上下功夫。适当放缓冶炼能力的扩大,加快发展矿业资源开发和深加工产业升级,适当增长金属的直接进口,对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利益,缓解能源严重和环境压力都是有利的。另外,实施铜精矿的联合进口。2003年11月由7家铜冶炼厂组成的铜质料联合会商组(CSPT),实施铜质料联合采购,初见成效。这7家企业在铜精矿进口价格会商中取得自动地位,避免了不少经济损失,在我国质料进口赓续增长的情况下,对各品种质料进口提供了优秀的借鉴。 赵武壮:我国铜业在同一对外和谐方面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分外是在铜精矿进口的同一和谐方面取得了肯定成果。但因为国内铜业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比较凸起,至今没有能够形成几个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上风的铜业企业或企业集团,已经影响到铜业“走出去”发展方针的贯彻。因此,积极推进战略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形成竞争上风,是当前我国铜业发展面临的紧张课题。我国铜业战略重组的目标是:形成若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铜业企业,使其具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铜资源的实力,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环境,保证我国铜产品供给的稳固。我国铜业的战略重组和整合应重要寄托现有主干企业进行,体例可以多种多样,重点应围绕掌握和控制国内外上风铜矿资源进行。面对国内铜市场伟大的潜力,我国铜冶炼行业应增强以某种特定的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建立质料有用供应的联营联合;建立共同开拓市场的联合体;建立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的联盟合作等,进步我国铜产业国际竞争力。 冯杰:铜冶炼行业应进一步增强沟通,“中国铜质料联合会商组CSPT”抱团抢权,加强与外商及掌握世界重要铜精矿资源的铜业跨国巨头就铜精矿贸易会商的话语权,促进中国铜质料市场的透明化。通过增强行业的凝聚力,进步国际竞争力,面对国内如此广阔的市场,我国铜行业本应争夺到拥有很强的铜产品及铜市场定价的自动权。 解决途径3:制订优惠政策,给予政策扶持 王恭敏:建议国家对铜资源找矿、勘探和开发给予更多的政策和法律支撑。包括加快有色金属九大资源基地中重点铜矿区的找矿勘探和建设开发。支撑原有矿区新一轮找矿和伴生元素的查定。减轻矿业税赋。执行倾斜政策,给以财政、金融支撑,加大找矿勘探投入。完美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快完美矿产权市场化机制等。 赵武壮:因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我国铜业中占据紧张地位,国家在铜业资产配置中仍然有肯定的支配作用,所以国内铜业的战略重组完全寄托市场机制进行也是不可能的,还必须有国家政策的指导。目前国家对铜精矿、废杂铜等质料进口采取肯定的优惠政策,对海外铜矿资源开发也有鼓励政策,而国内铜生产企业假如没有国家铜精矿等质料进口优惠政策和海外铜矿资源开发鼓励政策,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就将受到影响。所以国家完全可以行使铜精矿、废杂铜等质料的进口政策和海外铜矿资源开发政策,促进我国铜业的战略重组,实现铜业资源向上风企业转移。 侯宝泉:在铜市场转暖的形势下,国家应该放眼将来,未雨绸缪,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采取积极措施,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现有企业在铜精矿采购上互相倾轧的征象。同时在资源珍爱、综合行使、环境治理、合理税赋等方面建立起公平的游戏规则,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使我国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途径4:寄托科技提高,实施资本经营 邹韶禄:中国铜工业近年高速发展的实践证实,知识、科技要素已成为中国铜工业发展中分量越来越重的有机构成。近年来,云南铜业与欧洲最大的铜企业德国“NT”公司执行科技、管理“对标”,引进当今世界先辈的“艾萨法”冶炼技术,在全球8个同类炉子中,创出炉龄等7个指标的“世界第一”。资本经营已成为快速扩张,跨跃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云南铜业因为确立了一系列资本运营行动,才能在8年多的时间发展强大。 何昌明:为蓄积到国外开发铜资源的力量,进行股份制改造,依托证券市场做大做强中国的铜工业是一条快捷而有用的途径。江西铜业、铜陵有色公司、云南铜业集团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并很好地做到了良性互动。在境内外发行了股票的铜业公司近几年在企业规模、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侯宝泉: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加快用先辈适用技术改造传统炼铜技术的步伐,周全提拔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为解决公司铜冶炼工艺能耗高、产量低和综合行使水平低、污染紧张的题目,公司拟将以竖罐炼锌的残渣球为燃料,采用富氧顶吹熔池熔炼技术替换密闭鼓风炉炼铜工艺。该项目实施后,可使粗铜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实现粗铜熔炼与铜电解能力的配套,盘活存量资产。同时每年可消化10万吨竖罐炼锌的残渣球,并回收其中的铅、锌、银、铜等有价金属,节煤4万吨,大大降低炼铜成本,彻底解决铜冶炼的污染题目,使综合能耗水平达到闪速熔炼的国际先辈水平。 冯杰:世界铜工业大国为了适应市场转变和进步竞争力,纷纷采取措施,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努力降低铜生产成本。白银有色金属集团公司铜熔炼体系未曾实施过大规模改造,在降低成本上必要采取响应措施,对“白银炼铜法”进行产业技术提拔,进步装备水平。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