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对冲全球经济复苏阻力
2017夏日达沃斯在大连举行之际,恰逢上半年临近尾声。随着5月宏观经济数据的出炉,国内经济增加呈现稳中趋缓态势。国内宏观数据的亮点在于出口相对稳固,增速与年初持平。作为重要增加引擎的地产投资虽体现出较强韧性,但难改放缓趋势。再加上PPI环比出现负增加,补库存周期也告一段落。鉴于经济增加的国内因素相对明朗,国际因素对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的影响将是一个紧张分析要点。 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仍处于复苏轨道之上,无论发达国家照旧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普遍小幅快于去年。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紧张引擎,美国已于本月进行了年内第二次加息,反映出美联储对美国经济前景怀有信念。欧洲日本也紧随厥后,经济景气指数近期持续上扬。 不过,对国际经济形势判断不能太过乐观。在发达经济体中,美国是本轮经济复苏的前锋,但其多项经济领先指标已触顶回落。此外,美国信贷增加近期出现次贷危急后的最大减速,将来总需求的扩张速度令人担忧。花旗银行编制的美国经济不测指数也明显走弱,注解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持续弱于预期。考虑到本轮复苏中美国相对欧洲和日本的领先性,经济动能削弱预计将渐渐向日欧传导。 从时间上看,美欧日向中国出口的复苏,先于它们从中国进口的复苏,但在最近几个月,发达国家对中国出口的增加已显明放缓。而高度依靠原材料出口的新兴市场国家,也已感受到国际市场需求走弱的寒意,经济增加前景显明恶化。 更紧张的是,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至今并未取得实质进展,因而也无法指望全球经济真正走出次贷危急的阴霾,就此迎来新周期。以美国为例,2016年其制造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总就业的比重双双再创新低,显明低于次贷危急之前水平,注解美国一向鼓吹的重回制造业并未取得实效。美国当前的经济复苏,除了靠中国带动外,走的仍是靠房地产和居民消耗拉动的美国式“老路”。经济结构相对天真的美国尚且如此,欧洲和日本调整难度更大。由此推测,全球经济可能尚未进入预期中的新周期。 此轮全球经济复苏重要归功于全球的扩张性政策,中国的供应侧改革是其中最紧张的因素。正如达沃斯创始人施瓦布所言,近7%的经济增加对应的是万亿美元级别的国内生产总值,这和十年前不可等量齐观,中国经济增加对世界经济贡献伟大。当然,美国总统特朗普当选以来的宽松财政预期也有肯定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宽松政策力度削弱以及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下,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增加如何连续上半年的优秀势头,对政策制订者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衅。世界银行在近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瞻望》中展望,今年全球经济有望增加2.7%,但仍面临赓续增长的下行风险。 放眼国内,活着界经济复苏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题目更加凸显、地缘政治风险有所上升的语境中,中国经济运行一向保持稳固,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提拔了中国经济增加的难度系数。在上述背景下,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出口增加渐渐走低,对国内经济增加的拉动力会响应削弱。因此,中国必要立足自身,未雨绸缪,通过前瞻性的政策调整,来连续国内总需求的扩张势头以保持经济行稳致远。此外,下半年全球资本市场可能因增加预期调整出现较大波动,国内也必要做好预备抵御冲击。 (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