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对中国经济从看衰转向郑重乐观 或是强劲一年
3月30日报道:外媒称,中国经济很难一言以蔽之,它有很多看似矛盾的复杂关系。在《新西兰先驱报》记者报道中国的这段时间里,中国经济一向呈现出增加减速的势头。3月初中国向导人公布的今年官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目标是6.5%,低于去年6.7%的增速。 据《新西兰先驱报》网站3月28日报道,这种经济增加的渐渐放缓并没有妨碍中国与新西兰发展贸易关系。事实上,2017年中国经济总量将增加约7400亿美元,高于2007年的4970亿美元,尽管当时的经济增速高达14%。 在所谓的经济“再平衡”时期,中国经济总有一些题目值得担忧--债务水平、市场泡沫和资本外逃。 令人惊奇的是,今年附和“中国经济没有硬着陆的伤害”这种观点的西方评论家不在少数。 这并不是说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已经不复存在,不过在今年的头几个月,很多通常看衰中国的分析师开始转向郑重乐观。 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投资银行已经发布了一系列乐观的调查报告,如今两家银行都把它们对中国市场的评估调整为“增持”。 本月宣布的统计数据表现,中国1至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同比上升6.3%,这个数值高于市场预期。经济学家贾森·申克尔发文称看好中国制造业的前景。 该行业在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期间现实上处于衰退状况,这在马基特经济咨询公司发布的财新报告等民间调查中有所表现。 好新闻是,财新中国制造业指数出现了回升。我们有理由乐观地认为,即便在经济增加减速(或者像中国官员所说的经济“再平衡”)的大框架下,今年对中国经济来说可能是强劲的一年。 如果美国经济继承稳步复苏,那么中国会受益。全球经济甚至可能在中美两大发动机的带动下重回强劲增加的轨道。 不过有一个因素威胁到这种乐观的展望:特朗普及其当局对待贸易的态度,更详细地说是对华关系。特朗普当局已经发表了许多谈吐,但现实采取什么举措仍有待观察。 (信息来源:参考新闻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