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加工贸易负增加7% 海关总署释疑
我国的加工贸易正在面临挑衅和新的不确定因素。 海关数据表现,今年1-9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7.53万亿元人民币中,加工贸易进出口5.16万亿元,同比降落7%,大幅超过进出口总体1.9%的降落幅度。 对于前三季度我国加工贸易7%负增加的缘故原由,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毅彪20日在国新办消息发布会上透露表现,首先从外部看,世界经济增加乏力,外需不振,影响了我国的出口。 根据世界银行报告的展望,全球经济增加从2.9%已经下调至2.4%;而世贸组织9月的最新展望表现,全球货物贸易增加从2.8%降落到1.7%。 “二是面临双重挤压。”孙毅彪说,一重挤压是西方发达经济体对于高端先辈制造业采取了回流,另外一重是像东南亚一带的新兴经济体行使如劳动力、地皮、资源等低要素成本的上风,使中低端的部分加工贸易制造业也从我国流转出去。因而形成双重挤压。 “我们自身也必要转型升级,而加工贸易必要有一个转型的过程。”孙毅彪认为,第三方面缘故原由是此前的三大盈利——人口盈利、资源盈利,全球化盈利,都在发生转变,因此,加工贸易必要有转型升级的过程。 四是贸易摩擦。孙毅彪指出,如今,某些国家对我国实施了许多所谓的“贸易调查”、“贸易援助”。“一些国家滥用规则,采取贸易珍爱措施,这对整个国际贸易的发展是不利的。” 值得细致的是,虽然加工贸易增加的数字降落,但是它的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如今的加工贸易趋向内源化、本地化,国产化率在加大。因为国产化率高,依靠于进口的就少了。从结构上来说,这对我们是有利的。”孙毅彪说。 (信息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