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人民币入篮不改汇率形成机制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人民币贬值预期最近持续升温。国庆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人民币中心价就击穿了6.7这一关键点位,且持续走弱,10月12日,人民币再次下跌160个基点,至近六年的新低点。一些市场传言称,在今年10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分外提款权)篮子货币之后,货币政府将放松甚至制止对人民币汇率的管理,人民币贬值幅度或进一步扩大。甚至有市场人士猜测,去年“8·11”之后持续的市场暴跌可能会再次重演。笔者认为,短期而言,加入SDR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变化,货币政府对汇率的管理体例也不会因此而改变。
         今年以来,伴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为成熟和透明,市场参与主体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认知和判断更为理性,对汇率波动的敏感性也有所降落,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时市场出现的“恐慌式”购汇已不再有。从此前几个月银行结售汇逆差大幅降落的数据也可看出,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已经缓解不少。但是,客观而言,因为人民币仍未能真正走出双向波动的行情曲线,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一向未能彻底扭转。因此,在上述传言的作用下,看空人民币的情绪再次高涨也在情理之中。
         人民币入篮是否会成为人民币新一轮暴跌的导火索?这成为市场人士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加入SDR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变化,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关键词是“有管理的浮动”。去年12月,IMF正式公布人民币加入SDR篮子货币。彼时,央行副行长易纲就曾明确透露表现,“人民币加入SDR后,基本汇率制度不会改变,但市场化改革和机制完美会赓续向前推进,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要渐渐向市场决定性作用过渡。最终目标是要稳步实现人民币汇率清洁浮动。”他强调,这个过渡过程应该是渐进的、妥当的。笔者认为,入篮对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绝不意味着央行会马上摒弃在需要时刻对汇率市场的干预和管理。从这个角度分析,“入篮”只是给看空人民币的市场力量一个“需要”的理由,但实则没有合理的逻辑基矗
         而长期而言,人民币入篮现实上是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进步的一个象征,入篮将助推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人吸引力的提拔,从而对人民币汇率起到稳固作用。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报告称,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这将为各国央行调整外汇贮备币种结构提供更多选择,也为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提供了新的机遇。预计到2020年,央行以及主权财富基金持有的人民币将增长至5000亿美元,持有的我国境内债券的比重有望达到5%至8%,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量的占比将由目前的5%提拔至15%左右。从供需关系角度来分析,人民币汇率长期将有维持币值稳固的基矗
      现实上,人民币入篮对于汇率市场而言确实是一个“大事件”,它给予了对各类新闻都十分敏感的市场更多的波动的理由。但人民币入篮更多的也是一个象征事件,其短期内对市场情绪会产生影响,但不能改变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矗笔者认为,从中国整个宏观经济状态和国际收支的格局来看,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的基矗但伴随着汇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人民币汇率短期内的双向波动加剧将必不可免。在这背景下,货币政府也需密切关注市场情绪的转变并予以及时应对,防止贬值预期加速蔓延所带来更大的风险。
      (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