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出口低迷困扰亚洲制造业
出口低迷正在给亚洲的制造业投下阴影。日本经济消息(中文版:日经中文网)发布的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2016年2月的PMI(采购经理人指数)表现,台湾、韩国和越南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景气度比上月恶化。PMI指数高于50注解经济运动上行,低于50则注解经济运动出现萎缩迹象。韩国延续2个月、中国台湾则延续3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 在韩国和中国台湾,景气度恶化的最重要缘故原由是中国经济减速导致的出口低迷。在韩国,对中国出口占出口总量的约1/4,在汽车和半导体等重要产业,出口正在削减。在接受PMI调查时,韩国多家企业回答称,“来自国内外客户的新增订单削减,削减了产量”。 2月,韩国出口额(速报值)同比降落12.2%,与1月(降落18.8%)相比降幅缩小。但是,汇丰银行(HSBC)分析称,“从作为先行指标的制造业PMI的新增出口订单恶化来看,韩国出口的复苏趋势难以持续”。 以电子零部件为重要出口产品的台湾也因为智能手机需求放缓和液晶面板价格下滑而削减了产量。在香港,因为来自中国大陆的新增订单放缓和游客削减,景气度出现下滑,减少招聘的趋势正在扩大。即使是体现比较强劲的新加坡,外需也呈削弱的迹象。 越南PMI环比出现恶化,但延续3个月高于50。对中国出口比例仅占团体的10%左右,低于韩国和中国台湾,因此新增出口订单出现了复苏的迹象。 此外,对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来说,美国联邦贮备委员会(FRB)加息导致的各国货币兑美元贬值持续成为风险因素。在马来西亚,因货币林吉特贬值的影响,原材料价格上升,挤压了制造业的利润空间。 而在印度尼西亚,金属、化学品和塑料等行业由于印尼盾贬值导致的采购成本上升成为沉重负担。 另一方面,资源进口国印度以消耗品为中间维持了强劲。因为卢比贬值,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出现上涨,但因受益于原油价格下跌,抵消了负面影响。通货膨胀压力的降落扩大了货币宽松的余地,也进一步提拔了对经济的相信感。 相干国家的PMI由英国金融信息调查公司Markit计算,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10个国家和地区数据以“日经PMI”的名称发布。 (信息来源:日经中文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