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一季度年全国州里企业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一季度,全国州里企业周全贯彻中间1号文件和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紧紧捉住服务“三农”,推进新农村建设这条主线,努力战胜经济运行中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各项重要经济指标均衡较快增加,呈现了开局平稳发展的优秀局面。 一、基本情况和重要特点 (一)重要指标平稳增加 据农业部州里企业局调查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州里企业完成增长值14586亿元,同比增加12.73%,其中工业增长值10218亿元,同比增加12.85%;实现业务收入60592亿元,同比增加12.79%;出口交货值5552亿元,同比增加17.67%;实现利润3025亿元,同比增加13.12%;上交税金1236亿元,同比增加13.44%;付出劳动者报酬3286亿元,同比增加8.42%;农夫人均从州里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32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元,增加5.8%。 (二)经济运行质量进稳步提拔 一季度州里企业实现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12.79%,高于增长值增幅0.0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13.12%,高于增长值增幅0.39个百分点;上交税金比上年增加13.44%,高于增长值增幅0.71个百分点。工业产品贩卖率达95.33%,同比进步0.08个百分点,产销衔接优秀。 (三)企业赓续成长强大,州里规模企业支持作用显明 2006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贩卖收入500万元以上)达到21.2万家,比上年增长2.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今年一季度累计实现增长值7235亿元,同比增加15.13%,比悉数工业增幅高2.28个百分点,占州里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7.6%上升到70.8%。 (四)产业结构调整健康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增速加快 2006年涉农工业分外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各地把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调整州里企业结构的大方向,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快速增加的优秀势头。今年一季度州里企业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以农产品为质料)完成增长值1750亿元,同比增加15.62%,占规模以上州里工业的比重达24.20%,比上年提拔0.2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州里工业的重要行业和紧张增加点。 (五)出口保持强劲增速,推动州里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季度,州里企业出口交货值5552亿元,同比增加17.67%。出口的稳固增加,一方面注解州里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在赓续加强,同时也说明州里企业产品的质量在赓续进步。 二、州里企业快速平稳发展的重要缘故原由 (一)中间着力解决“三农”难题,推进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营造了发展州里企业的优秀氛围 这几年的中间一号文件都将“三农”题目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主题,人们对州里企业在解决“三农”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紧张地位和熟悉显明进步。此外,国家制订出台了相干政策措施,鼓励发展扩大就业和涉农产业,鼓励支撑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这些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持续快速增加。全国州里企业科学发展意识和机遇竞争意识进一步加强,环渤海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州里企业团体实力进一步进步;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区域发展规划的制订,给中西部地区州里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市场化改革的赓续深化,激活了企业的内生动力 我国经济入世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赓续进步,州里企业自动适应外部资源和市场束缚加强、扶持政策削减的转变,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体系体例、机制创新日趋深化,州里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日渐加强。通过赓续探索,走出了寄托资源、盘活存量、凸起特色、围绕支柱产业做文章等发展州里企业之路。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出口的持续增加拉动了州里企业的发展 前几年一大批投资项目投产达产和2006年一批新建项目的建成投产,成为州里企业的复活力量,加强了州里企业发展后劲。15.9万个出口企业的出口额持续稳固增加,一方面开拓了国际市场,同时也给州里企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四)区域布局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州里企业的发展 近几年在州里企业专业村、产业镇、工业园区发展的基础上,以特色产业为主体,以主干企业为龙头,与产业链相配套的大量中小企业赓续聚集,形成了一批极具地方特色和区域竞争上风的产业集群。州里企业产业集群成为拉动州里企业增加的主干力量,同时带动了小城镇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起到了不可替换的作用。产业结构调整上,凸起了农产品加工业、上风资源的特色产业,传统的上风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州里企业在当代产业分工系统中找到了应有位置。 (五)社会化服务系统的建立和完美推动了州里企业的发展 全国各地结合州里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凸起题目,普遍开展了以融资担保、名誉评价、人才培训、信息网络、创业指点、行业协会为重要内容的服务系统建设,在缓解州里企业资金困难,加强名誉意识,进步人员素质,维护正当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用地推动了州里企业的发展。 三、存在的重要题目和困难 (一)能源、地皮等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渐渐加大 煤电油运等要素严重状态当前仍然十分凸起,工业用地成本、融资成本、用电成本及劳动力成本均呈上升之势。 (二)融资困难、资金严重紧张制约了农夫自立创业和州里企业发展强大 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渐渐建立,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农夫自立创办企业的难度加大,再加上农村资金的逆向流动,支撑农夫自立创业的力度显明不足。 (三)州里工业结构性矛盾仍然凸起,影响了州里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内在素质的提拔 一是州里企业经营规模小,创新能力不强,经营管理粗放落后等结构性、素质性题目比较凸起。二是州里企业出口产品以纺织品和轻工业品为主,容易受到反推销歧视、贸易壁垒等各种情势贸易摩擦的影响。 (四)资源环境束缚加剧,粗放型经济增加亟待改善 目前,一些地区州里企业的经济增加在相称大的程度上寄托当地矿产资源支持,靠扩大外延规模来拉动。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大环境下,这种传统的粗放型增加体例,将越来越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 四、对策措施 (一)以技术创新和蓝色证书培训为平台,周全提拔州里企业自身素质 一是积极鼓励州里企业自立创新。培养企业的自立核心技术,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着名品牌。 二是努力搞好科企对接工作。通过开发行使先辈适用技术改造提拔传统产业,创办高新技术产业。 三是加大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力度。启动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工程,组织筛选农产品加工业的庞大关键加工技术并进行联合攻关,大力推广应用成熟技术。 四是踏实推进蓝色证书培训工程。进步培训质量和结果,争夺让更多的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接受培训。 (二)以发展产业集聚和循环经济为平台,周全促进州里企业结构调整 一是大力推进企业集聚和产业集聚。在集聚中,培育和发展各地有特色的主导产业,鼓励“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培育和认定一批成长型产业集群、农夫就业基地和成长型州里企业,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赓续加强集聚区的带动和辐射能力。 二是继承增强东西合作。通过在吉林召开全国州里企业参与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经贸洽谈会,在甘肃和河南分别召开全国州里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举办若干期西部州里企业人员培训班,推动州里企业的东西合作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是继承鼓励州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落实“走出去”战略,组织企业家开展涉外培训,进步国际竞争力和应对贸易争端能力。 (三)以建设服务系统和信息系统为平台,周全提拔州里企业服务能力 一是增强州里企业名誉担保服务系统建设。积极落实州里企业服务系统建设引导意见的有关内容,组织州里企业名誉评价与管理培训,继承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诚信守法州里企业创建运动。 二是增强州里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进一步完美州里企业信息采集和发布制度,借助中国州里企业信息网、中国农产品加工信息网、国际农产品加工信息跟踪平台和各地州里企业信息网的网络上风,为州里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 三是增强行业协会服务。积极鼓励同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专业协会,增强行业自律,积极发挥中介组织作用,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行业管理和服务渐渐规范化。 来源:农业部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