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企“抱团创新”破解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一种有安全锁的打火机日前由温州东方轻工实业公司开发成功,这是浙江省应对欧盟CR法案等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启动技术攻关项目后成功开发的第一款安全锁打火机。 根据协议,这项技术将为温州其它曾为东方公司在创新期间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撑的打火机企业共享。 浙江省经贸委技术装备处李京宁说,为破解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浙江省积极组织技术攻关,让企业联合创新,像东方公司如许"抱团创新"的项目今年浙江省已经完成了90项。 浙江省是国内遭遇技术壁垒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2004年,全省有47.8%的企业遭遇过技术壁垒,对浙江省产品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25.5亿美元,其中直接损失12.2亿美元。 为此,浙江省从今年开始实施103个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技术攻关专项计划,重点扶持应对RoHS指令等技术攻关计划,涉及机电、化工、医药、轻工等产业,重要解决替换材料攻关、产品工艺创新等应对RoHS指令急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这是浙江省首次针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实施攻关项目。 这项计划共计投入资金11.11亿元。直至10月尾,浙江省已有90个项目完成实施,占计划数的近九成。已经完成"破壁"攻关的90家企业近日获得了总额为2000万元的当局专项资金。相干企业和当局共计投入资金约9.1亿元。 经各方积极应对,浙江企业不仅没有失去市场,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市场。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1-10月份,浙江省机电产品出口91.5亿美元,同比增加32.4%。今年,因"破壁"而新增的贩卖收入约30亿元,利税约3.6亿元。 通过"抱团创新",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突破。在应对欧盟RoHS指令中,替换材料是浙江省急需攻克的重要技术难题。在今年实施的103个项目中,通过重点安排材料项目,成功开发了企业急需的银氧化锡片状触头材料等38种新材料。如浙江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承担完成的工业电器用环保型聚酰胺工程塑料,已在浙江省电器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抱团创新"加快了浙江民营企业技术联盟的形成。今年,浙江省建立了电器产品企业-油漆企业技术攻关联合体等3个替换材料生产和应用企业攻关技术联合体,共同解决应对中存在的题目,加速产业化应用,缓解竞争压力。 李景宁说,因为浙江的民营企业小、散、多,技术创新面临人才、资金等制约因素,而采用由一家龙头企业挑头,其它企业辅助、当局奖励的"抱团创新"模式,既可以减轻创新风险,又可以让一项创新惠及整个产业集群,实现多赢。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