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民营经济撑起一片蓝天 浙江省快速发展探秘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再到经济强省,浙江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书写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辉煌一页。临时间,全国各省市纷纷派出精兵强将,在钱塘江边扎营扎寨,细探浙江快速崛起的秘诀。
        “‘超级活跃’的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来浙江探秘的人发现,浙江民营经济茂盛的生命力与惊人的发展速度创下了一个个“奇迹”:中国十大民企中浙江占了4个;温州模式、台州模式成为民营经济发展“标杆”;农夫出身的企业家鲁冠球、南存辉、徐传化,则登上中国富豪“金字塔”塔尖……
        三分天下有其二浙江省发改委最近收到一则信息专报:由瑞士洛桑国际管剃头展学院主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注解,浙江省的竞争力名列全球第20位。
        如许的排名,只是凸显浙江经济强势的一个图标。到2004年,浙江省GDP达到11243亿元,成为全国第四个GDP突破万亿元大关的省份。
        人均资源全国倒数第三,人均GDP达到2400美元———浙江的快速发展,备受瞩目!“民营经济是浙江省的活力所在、上风所在、潜力所在。”
        浙江省发改委综合处处长谢小波说,1978到2004年,全省生产总值由124亿元增长11243亿元,增量的70%由民营经济创造;工业的增长值从47亿元增长到3580亿元,增量的75%由民营经济创造。
        浙江是民营企业家的乐土,更是名副其实的民营经济大省。据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统计,到去年底该省个体户达168万户,资金数额498亿元;私营企业33万家,注册资金总额3906亿元;全省个私实现总产值、贩卖总额、社会消耗零售额、出口创汇额四项指标延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
        “浙江经济总量中,民营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民营经济的发达,使浙江县域经济竞争力节节攀升。在中国百强县中,浙江省占有三分之一,百强县个数位列全国第一。
        县域经济强劲的发展态势,拉动浙江经济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跨越。1996年,浙江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2002年,突破2000美元;2004年,全省GDP首次突破1亿万元大关,从1978年全国第12位跃至第4位。
        块状经济唱主角色彩缤纷的领带撩乱人眼,生产领带的机杼声声声中听,运送领带的车辆川流不息……
        用二十年时间,浙江嵊州人“织”出了一个“领带王国”。目前,该市已有1100多家领带企业,每年生产3亿条的领带,霸占了国内90%、国际40%的领带市场。嵊州人自大地宣称:“给地球‘系’上一条领带。”
        “块状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嵊州领带能在国际领带业市场吒咤风云的秘诀。”嵊州市领带行业协会会长韩清海说,一条领带的生产需经过22道环节。在嵊州,领带产业链条的每个环节均稀有百个单位参加,这些企业聚集在领带工业园内,充分竞争,相互合作,从而形成独特的块状经济,托起了一个年成交额20亿元的领带业。
        从“一村(镇)一品”起步,就近建立专业市场,经过多次产品档次的提拔,主导产业赓续强大,渐渐构成规模产业和特色经济区块,这是浙江经济强县(市)发展的共同轨迹。
        经济学家认为,凭借天真的机制,成千上万的个私企业在块状经济中通过分工协作,超常规地降低生产成本,然后通过发达的专业市场超常规地降低交易成本,浙江产品因此形成极强的市场竞争力。统计表现,在浙江省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出现了块状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群500多个,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左右。在名列浙江经济第五强的绍兴市,就有23家上市公司打造出令人瞩目的“绍兴板块”。
        目前,在浙江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地区和金衢丽沿高速公路一带,分布着10个全国性制造业中间。有关专家认为,浙江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以块状特色经济情势为体现的制造业,将在浙江下一轮的高速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优化结构谋发展4月7日下战书,浙江传化集团与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间签署了《浙江省先辈制造业基地技术创新支持平台建设合作协议书》,此举彰显了传化进入涉农制造业的坚定决心。传化集团副总裁陈捷说,这是传化执行集团化发展的战略行动之一。如今,以2000元起家的传化已形成以化工、农业、物流和投资四大事业领域为核心,资本运营与实业经营互动发展的民管当代企业集团。
        可以说,今日的浙江民营企业,已走过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前店后厂”的家庭作坊阶段,一步步迈向集团化、当代企业的新创业期。他们或创新管理模式,或加大技改力度,或多元化发展,赓续促进结构的优化升级,渐渐由粗放型走向集约型、由内源式向开放型发展。
        据浙江中小企业局介绍,该省通过并购、控股或追加投资扩大规模、实力加强的私企越来越多。目前全省私营企业参投、控股国有企业的已有6000多家,私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1000余家。一部分中小企业还与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一部分优质企业执行强强联合,相继出现温州强强集团、温州家具集团、中瑞财团等联合体。一批民企敏捷成长为大企业集团和行业排头兵。2003年全国工商联宣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浙江占了188家,居全国首位。另据统计,浙江省现有总资产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903家,私营企业集团672家。
        民营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使浙江省内要素供应和市场容量左支右绌。“立足全局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去年底提出,企业“走出去”发展,是浙企优化产业结构、提拔产业条理的必由之路。
        其实,哪里有市场、哪里有空间,资本就流向哪里。早在习近平提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曩昔,浙江民企就纷纷登陆外埠谋发展。2002年以来,浙江仅在皖投资企业就达322户,总投资46亿元。在黄山市歙县,浙企为其贡献了近90%的外来投资资金。
        今年上半年,宁波奥克斯集团携资10亿元挺进南昌;温州鞋业巨头奥康集团不久前到重庆璧山县建立“西部鞋都”;万向集团则将发展的触角向美、英、德等7个国家延长……如今,4000万人的浙江,有400万人在省外投资创业。2004年在省外注册企业约50万家,在省外投资总额6000亿元。谢小波说,“浙江的民营资本在省外又造了一个浙江。”
      来源:外贸服装批发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