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企业应设法“吃”到“核电蛋糕”
来源:新华社据新华社最近新闻,按照我国核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千瓦。这意味着,从如今起,至少每年要开工2个至3个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 与此同时,我国对核电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经济指标要求,上网电价要与脱硫、脱硝的火电厂的电价竞争。这使尽量采用国产设备、降低电站造价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据分析,到2020年,我国核电建设总投资将达到约300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约1500亿元,假如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那么摆在我国核电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将是一个上千亿元的超级“蛋糕”。 在核工业领域,很多人将将来十多年称之为“核电发展的春天”。面对这一诱人的大“蛋糕”,国内很多制造企业正在积极举措起来,苦练内功,渴望分一杯羹,并借助“核级设备”之牌,撬动更为可观的关联市场。 据报道,上海、哈尔滨、四川是我国核电设备的三大高地,核电设备制造力量相对集中。现在,上海已经明确提出要抢占核电装备产业的高端领域。哈尔滨和四川等地的企业也纷纷跃跃欲试,积极采取措施,欢迎核电热潮的到来。 然而,也有不少有识之士指出,中国虽然已经确定核电发展要走自立化、国产化之路,但是核电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产业链条,一些关键设备和材料仍然必要从国外进口。因此,努力进步企业核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服务能力,分外是在关键设备上形成企业自立知识产权,将成为企业在“十一五”期间急需解决的课题。 据称,省核学会负责人徐步进近年来多次鼓励浙江制造业进军这一领域。“按秦山二期的经验,非核级的设备占总设备数量的75%和设备投资的46%,中小企业完全可以加入核电产业链条。”他建议浙江“主攻”核电辅助设备,“如风机、泵阀、电缆、仪器仪表等。” 徐步进所提到的风机、泵阀、电缆、仪器仪表等产品,在我们台州都很容易就能找到生产企业,且基本上都属于我市的重点产业。可见,台州的企业是有基础、有条件“品尝”到“核电蛋糕”的。 况且,台州目前正在着力打造长三角的紧张制造业基地,浩繁制造企业拥有资金、人才、技术和机制方面的不凡实力,加上台州人敢想敢干的作风以及特有的钻劲和韧劲,虽然目前一会儿大概摸不着门道,但面对将来十余年如此伟大的“核电蛋糕”,信赖我们台州的企业应该不会无动于衷,更不会碌碌无为。 当然,在这当中,我们的有关部门也应该好好正视“核电蛋糕”这一题目,研究和制定相干政策,积极指导、鼓励,创造一个优秀的发展环境,力争在不长的时间里,使“核电装备产业”成为台州又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 中国阀门信息网提供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