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经济提速发展启示录上
今年以来,玉环经济喜信频传:上半年,在9个县(市、区)经济运行14项指标系统中,有11项指标进入前四名;7月份,该县财政收入达到3.2亿元,增加幅度惊人;1至7月份,全县财政总收入达到15.2亿元,其财政总量继去年超过临海、黄岩后,又一举超过椒江、路桥,进入全市第二位…… 这是一个令人歌颂的奇迹! 一个地处全省交通末端,既无区位上风又无资源上风,各种要素制约十分凸起的海岛小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何以能一起冲关夺隘,凸起重围,后来居上,经济实力雄居全市前列?深入当地采访,得到很多启示。向大海要地皮,向老天要淡水,在要素制约中凸起重围 玉环县由玉环岛、楚门半岛和135个外围岛屿组成,陆域面积只有378平方公里,境内多丘陵山地,是个真正的弹丸岛城。 玉环人大多是移民的后裔。由于地皮资源的奇缺,早在1000多年前,玉环人就开始围海造田。解放塘、人民塘、苔山塘及漩门一期和漩门二期等,就是建国以后相继围垦而成的。采访中,玉环县委书记高敏说:“玉环的耕地,从滩涂围垦得来的占了一半。可以这么说,玉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围垦史。” 尽管世代勤劳的玉环人通过滩涂围垦赓续扩大陆地面积,但是,随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皮及淡水资源的极度贫乏成为制约玉环发展的“瓶颈”。 今年3月,总投资达10.7亿元的第三期漩门蓄淡围垦工程之战又打响了。这项工程意义非凡,围涂面积达6.8万亩,加上漩门二期的5.6万亩,两项相加,相称于再造了一个玉环。这极大地拓宽了当地的发展空间,使得往后较长一段时期,玉环都不会遭受地皮制约之苦。 就目前而言,玉环在沙门镇和干江镇已分别围了1万多亩和8000多亩地皮。这使得玉环一会儿成为地皮的“富裕户”,且这些地皮属于当局,产权明晰,使用中不会发生纠纷。在国家对地皮宏观调控趋紧、别的地方为发展经济而缺少地皮的当前,玉环拥有如此大块随时可用的地皮,的确十分难得。 一遇干旱,玉环就紧张缺水。2004年,为了解“渴”,不得已,玉环县竟用高达十几元一吨的高价从温州买水。多年来,缺水之痛,成了当地人心头解不开的结。 漩门三期蓄淡围垦工程竣工后,不仅有利于排涝泄洪,极大地加强防洪抗台能力,同时还将增长陆域130平方公里集雨面积的淡水涵蓄能力,建成一个蓄淡水库区。此外,当地正在斥巨资架设地下涵管,试图从黄岩长潭水库引水。明年,这项引水工程就能竣工。 一位县向导欣喜地说,目前,我们玉环人轻装上阵,正在甩开膀子大踏步前进。 修筑道路,架设桥梁,由“末端经济”转向“源头经济” 地处东海边隅的玉环,对外陆路交通仅有一条泽坎线骨干道。尽端式的陆路交通状态,不仅很大程度地制约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进步了企业生产运输成本,而且直接影响到港口腹地的拓展,减弱了与周边地区的双向辐射效应。拓展道路空间,已成为玉环长远发展的命脉工程。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道路建设在榴岛大地睁开。拓宽76省道、建成文旦大道、榴岛大道、贯通15座隧道……公路通车里程由曩昔的81公里增长到256公里,结束了海岛出门翻山越岭的历史。 但是,道路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并没有让玉环人感到骄傲,相反,在尝到建设带来的“长处”后,玉环人加快了建设步伐,决心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遍布整个玉环岛。 2005年,玉环又开始建设76省道复线。明年,这条投资3.8亿元的大动脉建成后,将带动沿线干江、沙门、芦浦、龙溪等州里,并按规划发展成为一条工业长廊。同时,投资15亿元的沿海高速大通道,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这条大通道将把玉环与我国东部城市的交通连成一片。 遇山钻洞,遇水架桥。为了缩短交通距离,海岛人宁可勒紧腰带,也要让天堑变通途。去年,玉环开始在漩门湾上架设漩门特大桥。今年,至乐清的跨海大桥规划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条跨海大桥预计投资14亿元,长达8公里,与甬台温高速公路连接。建成后,玉环将成为全市陆上交通与温州最近的县。 高敏说,几年后,跨海大桥建成了,玉环将直接接受温州的辐射。玉环也将由多年来的“末端经济”转向“源头经济”,更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实现新一轮的腾飞。 来源:台州日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