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培训渐成产业
记者日前从上海市劳动保障局获悉,本月起该市将推行《上海市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审批和管理暂行办法》,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民办培训机构在用工制度、机构规模等方面作出响应的规定,以规范渐成天气的培训市场。 培训渐成产业,是上海国际大都市战略定位的需求,也是“科教兴市”主战略的生动表现。 “优先发展先辈制造业,优先发显现代服务业”,使这些行业中具有高水平技能的人才愈发紧缺。于是,当局补贴部分资金,打造公共劳动培训链,让百姓享受实惠。以应届卒业生为主的青年见习基地,帮助青年人战胜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原先面向失业人员的当局补贴培训,如今连郊区青年、退役士兵、服刑及劳教人员等也被纳入其中,现在,又有16个由区县根据区域经济特色提出的补贴培训项目被纳入当局的视野。而公共实训基地,则为一些已经拥有就业知识的学员提供“上战场”操练的机会。据了解,目前的当局补贴培训中,71.3%是中高条理的项目,而这一比例在去年仅为56%;更让人欣喜的是,在培训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近30%,其中约有200名研究生参加了当局补贴职业培训。 培训渐成产业,是企业赓续发展,贮备人才的需求。去年颁布的《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规定,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业培训经费,职工技术要求高,培训义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按照2%的比例提取,这一开销列入成本开支,专款专用,重要用于一线职工的培训。 培训渐成产业,是申城“上班族”自身发展的需求。英语技能、计算机水平,成为目前职场必备的专业技能,顺势而生的闻名民营英语考试培训机构——新东方,仅今年暑期在上海的中学英语培训,就吸引了7000多人报名参加。与此同时,瞄准高端白领英语市场的国际培训机构——华尔街英语、韦博国际英语、圆桌时尚英语等,更是打出“环境英语”招牌——外籍教师讲课、免费试听、网络教学、个性化小班教学……让白领人士毫不勉强地取出高达2万元的“银子”。除了提拔职业技能以外,一些知足人们熏陶情操必要的培训内容,如插花艺术、色彩搭配、钢琴演奏等,也有相称的市场潜力。 日益多元和雄厚的培训市场,显现出诱人的产业前景。仅以英语培训来说,假如上海有100万人接受英语培训,每人的平均费用保守估计为1000元的话,其产值约为10亿元。各类培训的产值叠加起来,该有多大!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