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五金产业形成特色经济圈
郎高明是个“两栖人”:在武义县桐琴镇拥有门业制造公司(生产基地),还在老家永康的中国科技五金城防盗门一条街内拥有门市部。 在永康和武义、东阳、缙云、婺城等周边地区,几乎天天都来往着与郎高明一样的“两栖人”。从2001年开始,这些“两栖人”与在永康本土创业的业主们一路,在永康和武义、东阳、缙云、婺城等周边地区之间,托起一个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的五金经济圈。 突破行政区域的产业扩张 五金经济圈的形成,首先是五金产业扩张的效果。郎高明原来在外省跑铝合金生意,天天将外省的铝合金原材料运到永康叫卖。2003年他回到永康创业,却找不到一块合适的地皮。经同伙介绍,他找到武义县桐琴镇。“我估算了一下,在桐琴买与永康同样的地皮,钱要节省很多。”郎高明说。 马小明(化名)已在永康市古山镇一带拥有本身的五金生产基地。2003年,他想扩大企业规模,无奈没有地皮。他找到缙云县新碧镇,一会儿就“吃”下了上百亩地皮。马小明说,在永康上万家企业中,小企业占多数,都想扩大规模,但受制于永康地皮涨价,便开始向外扩张。到目前为止,在武义县桐琴、白洋和茭道等地,永康业主已建立了近千家企业,在缙云县新碧、壶镇和东阳市南马等地也建立了上百家企业。 在武义县桐琴,记者看到如许一家企业:业主当初只带了370万元钱从永康到武义县桐琴创业,目前已成为武义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年产值已超亿元。 产业扩张带动当地发展 在武义县桐琴镇桐一村,村民见到金夏东就会尊称他“老板”。而在五六年前,他的房子还被晾在永武线的边上无人问津。五六年后,仅房子一层的年租金,金夏东就可以拿到五六万元。 在桐琴镇范围内,外来人口已超过常住人口数倍。程金碧是桐琴五金机械功能区办公室副主任。他说,在五金机械功能区内,已有210多家企业,其中90%左右来自永康。功能区形成之后,带动了周边村庄产生了不少配件小工厂,促进了桐琴商业经济繁荣。目前,上海华联等着名超市已先后在桐琴开出连锁超市。新规划的镇区面积也从不到3平方公里拓展到15平方公里。 永康的产业扩张还带动武义、东阳、缙云等地的人员素质进步。这些企业来到当地后,吸纳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20岁出头的小金老家在缙云县新碧镇。2003年,他高考落榜后进入当地永康人创办的企业,几个月后成为技术主干。今年初,他已转到永康境内的一家企业上班,月工资超过3000元。 在区域化合作当中,缙云和永康还建立了劳动力输送渠道。在这些被输往永康企业的劳动力当中,有不少已在缙云县壶镇、新碧等地永康人创办的企业里干过。因此,一些扩张到永康周边地区的企业现实上已成为向永康输送劳动力的紧张培训基地。 另外,资金、市场产品信息等资源要素也在五金经济圈内流动。调查表现,一些永康业主在周边地区创业赚了钱后,又把其中的部分利润投向在永康的企业,或投入其他产业。市场产品信息也已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很多业主每每在永康得到市场产品信息,再组织工人和配套厂家进行生产。 产业扩张范围:半小时车程 “我的企业到永康的路程只要10分钟,比到原来的厂还近。”昨日,在武义县桐琴镇发展的一位永康籍业主对记者说。 记者发现,这些永康籍业主在选择创业基地时,多数是以永康城区为中间,把创业基地建立在半小时车程之内。缙云县新碧如此,东阳市南马如此,武义县的茭道、白洋和桐琴也如此。当然,也有的将创业基地设在交通上风比较显明的金华等地。 在缙云县新碧创业的马小明说,永康五金之都享誉海内外,假如把创业基地建立在阔别永康的地方,就无法很好地接受永康五金之都的产业辐射。 据资料表现,经过10多年培育发展,永康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五金专业市场,经营上万种五金产品及相干产品,辐射全国各地及世界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日进场交易客商 达2 万余人次,日货流量超千吨,市场成交额每年以 20% 的速度攀升,仅中国科技五金城去年市场成交额就达192 亿多元。在“十五”规划当中,永康将建成“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国内最大、国际着名”的五金集散中间、信息交流中间、博览展示中间和科技服务中间等。因此,永康五金经济圈的形成,将会更加巩固永康五金产业的中间地位。 9月6日,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间副主任白津曾向媒体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十大矛盾”。其中一个矛盾就是 “倾斜式发展与均衡发展的矛盾”。永康市的生产模式输出以后,缩小了周边地区和永康之间的差距,其功不可没。 (来源:金华日报 本报记者 蒋中意)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