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卫浴业反思”出口创汇”的误区
近年来,随着国门的打开及我国加入WTO,陶瓷业正在赓续提速着出口的步伐,出口量、出口额也呈现连年递增的上升趋势。据统计资料表现,200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额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德国之后的第三大贸易国,是年,我国建筑陶瓷出口额也成功攀升至全球第三。 出口创汇一向是浩繁陶瓷企业的首选目标,不管基于何种目的,出口创汇被企业看得很重很重,以致挤破头、抓破脸也要到国际市场上“飘逸走一回”,“赚取”外汇。而出口创汇额的多寡也被某些当局部门作为奖励的依据和条件。其实,我们不难理解企业赓续增长出口创汇的缘故原由,也不难想象企业把出口创汇作为一项紧张内容的理由。在我国相沿多年的传统贸易战略中,“出口创汇”是一条基本引导原则,扩大出口是对外开放的一项紧张内容。所以为扩大出口,增长出口创汇,当局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和宽松环境,如为出口企业提供优惠贷款、贴息、出口补贴、退税等,简化出口手续,海关、商检、外监部门提供便利通道等,从而将企业逐利本能扩大到国际市场,引发了浩繁陶瓷企业加大了走出去的步伐,把出口创汇看作一项十分紧张的义务和目标来完成。 但是,当我们回顾陶瓷产品出口数量的逐年递增,反思出口创汇的连年增加时,我们能否在脑际闪过一种另类的思想火花。或者说,陶瓷企业是否真的必要出口创汇逐年递增的捷报传来,出口创汇的背后,是否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误区存在着? 信息来源:华厦陶瓷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