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浙江有200多企业东盟掘金 关税下调双方受惠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从7月20日起,中国与东盟将正式开始对原产对方的约7000个税目的产品相互给予优惠关税待遇,以自由贸易区的税率实现彼此货物的通关。这一系列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历史性开局的行动,在敏锐、活跃的浙商看来,传递出一种旌旗灯号:拥有雄厚资源上风和地缘上风的东盟地区,孕育着无穷商机,是一块值得好好发掘的投资热土。而对浙江广大消耗者而言,则意味着他们所吃的泰国香米会更加便宜,东南亚水果也会更雄厚、更实惠。

        200多企业抢占商机

        盛夏的曼谷街头人来人往,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不久,一座即将崛起的大型商城将给这里的商贸氛围更添一笔。认识它的人知道,和这里的许多商城一样,这里的老板是浙江商人。

        由义乌的中国宏建集团投资30万美元兴建,这个有着300个摊位、占地7000平方米的综合市场将成为浙江产品的又一集中展示地。服装、日用百货、工艺品等浙江传统特色产品,将源源赓续地由此输往东盟各地。

        “东盟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先入一步,就意味着抢占市场的先发机遇。”该集团有关负责人特别很是看好那里的投资前景。

        而事实上,宏建集团只是浩繁闯荡东盟市场的浙江商人的一个典型。越南、柬埔寨、印尼、新加坡……近年来,在东盟这个新兴的大市场上,处处闪现浙商的身影,这直接促进了东盟和浙江的贸易升温。据统计,2004年,浙江省对东盟出口总额达到3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59%;进口28亿美元,同比增加67%。东盟已成为除欧盟、美国和日本之外的浙江省第四大贸易伙伴。

        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最终建成,壁垒更少,关税更加优惠,从而也为浙江的更多上风产品出口东盟和资金的投资提供了机遇。

        不久前,吉利集团与马来西亚IGC集团签订了整车项目及CKD项目合作仪式。按计划,吉利汽车2006年将向马来西亚出口1万辆整车、3万辆成套散件。把拓展海外生产基地的首个对象放在马来西亚,除了出于直接行使当地的资源、节省成本的考虑,其目光更是对准了整个东盟伟大的汽车消耗潜力。

        眼下,这股投资热正赓续升温。据浙江省外经贸厅有关人士介绍,截至5月尾,共有208家企业把境外投资的落点放在东盟,总投资额达1.2098亿美元。“可以预见,不久以后浙江民企将更加活跃地出如今东盟各国的市场上。”

        关税下调双方受惠

        今年8月中旬,在中缅边境姐告边境贸易区内,由浙江伯乐集团投资2.5亿美元的当地惟逐一座大型综合性贸易商城----中缅伯乐国际商城将要正式业务。

        把时间选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正式启动以后,这其中显然有着分外的考虑,那就是降税。“对于企业而言,关税降低代表着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和产品竞争力加强。”在中缅边境闯荡多年的伯乐集团负责人对此已形成本身的一套经营思路。而该集团招商的印染、纺织、服装、机电、塑料成品等品种大多在这次降税范围内。

        根据去年签订的《货物贸易协定》,自2005年7月起,除2004年已实施降税的早期收获产品和少量敏感产品外,双方将对其他约7000个税目的产品实施降税,按照减让表渐渐减少和取消关税。至2010年,中国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等6个东盟老成员将取消大部分产品的关税,建成自由贸易区。柬埔寨、老挝、缅甸和越南等4个东盟新成员将多享受5年过渡期,至2015年与中国实现自由贸易。“除了部分珍爱的敏感商品外,浙江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生产或货源,加大该方面的出口。”伯乐集团有关负责人建议。

        当越来越多的浙江产品纵横在东盟市场时,受惠于降税进程,更多的东盟热带水果、蔬菜、大米等也将惠及浙江老百姓的菜篮子。7月1日后,泰国农产品中的橙汁、咖啡、茶叶、香料、糖、油脂、蔬菜,以及工业品中的塑料、橡胶成品等都是降税的主体。其中,大米的关税降为零,胡萝卜、香菇水果罐头的关税将从60%降至20%,这些都是浙江目前需求量相称大的。

        寻求共赢的行动

        浙江与东盟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上具有互补性,恰恰是这种相互依存关系,让许多走出去的浙商把东盟作为首选市场之一。

        一方面,浙江已渐渐成为纺织服装、日用百货、塑料成品、五金机电等商品的全球重要生产基地;另一方面,经济非常活跃的浙江市场购买力相对较强,对矿产品、水产品、原木、自然橡胶、宝石等产品的需求量很大,由此形成了极大的市场空间。

        除了农、林、渔业资源,在矿产资源、原油储量等方面,该区域的上风也相称显明。雄厚的资源上风,也是东盟吸引许多浙商眼球的一块磁石。据介绍,在前不久的“东南亚商机报告会”之后,就有许多绍兴的企业家当即表露出了去当地投资的打算。

        “在将来日趋激烈的贸易竞争中,双方应以此为契机进行产业调整,实现产业分工,获得双赢。”在日前的一次论坛上,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所长张蕴岭说,东盟每个国家都可能是某一消耗品的大市场,而作为一个团体市场,东盟内部存在自由贸易区,到东盟投资生产可以行使零关税使产品纵横所有成员国市场。(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