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浙江工业出现必要高度正视的新题目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对当前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的严厉性,我们肯定要有清醒的熟悉,决不可盲目乐观。决不能只看到团体经济形势较好,而看不到经济增加中潜在的危急;决不能只看到当前工业生产增速还不低,而看不到工业发展趋势的严厉性。宁可把题目和困难估计得多一些、判断得重一些,未雨绸缪,积极应对,防止全省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牢牢把握工作的自动权。

        一、去年下半年来浙江工业的增加趋势值得高度关注

        2004年以来,在增强宏观调控和生产要素紧张制约的大环境下,浙江工业坚持紧中求活、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的形势是好的。凸起体现在两方面:

        1.工业经济呈现较快增加

        去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长值增加21.7%,工业总产值增加29.7%;企业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增加18.7%和19.1%,国家考核的7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指数比上年高出1.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从业人员净增63万人,为历年最多。今年开年之初,全省工业连续去年来的增加态势。1?2月,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长值增加20.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1个百分点;工业出口交货值增加42.2%,对工业增加的贡献率高达38.2%,表现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的即期效应。

        2.工业发展的引导思想进一步正直

        各级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和宏观调控的熟悉,积极指导工业经济朝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看重树立“四个意识”:一是确立机遇意识,借势而上。变压力为动力,将宏观调控转化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机遇,切实行使好紧张战略机遇期。二是强化发展意识,顺势而为。面对新挑衅,比思路、比理念、比创新、比实力,争夺又快又好发展。三是表现忧患意识,应势而作。在不折不扣实行宏观调控决策的同时,重视并解决由此带来的新情况和新矛盾。四是增长创新意识,蓄势而发。以宏观调控为契机,认真反思传统的经济发展路子,推进经济增加体例变化。

        但是,在总体形势较好的大局下,浙江工业出现了必要高度正视的新动向和新题目。分外是,去年下半年以来工业增势回落过快,重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显明后移,发展趋势严厉。凸起体现在三方面:

        1.工业生产逐月回落,增加速度在全国靠后

        从经济运行态势看,浙江工业在本轮经济增加周期的峰值出如今去年5月,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长值的月度和累计增加率分别达到26.7%和24.5%,为1998年经济启动以来的最高点。从去年6月开始,工业增加速度回落较快。12月工业增长值增加14.2%,比5月回落了12.5个百分点;全年的增加率仅排在各省市区第21位。今年1-2月的增加率又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6个百分点,排在各省市区的第16位。

        2.经济效益明显回落,综合指数首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伴随生产减速,企业利润增加逐月减缓,去年1-12月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增幅比1-3月回落了19.8个百分点,跌至全国第30位。经济效益指标综合指数列各省市区第16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4个百分点,这是1992年建立考核制度以来的第一次;而在本轮经济增加岑岭前,浙江的综合指数长期位居全国三甲。今年1-2月经济效益滑坡。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降落2.7%,为1998年经济启动以来的首次,而全国利润仍保持两位数的增幅;企业亏损猛增49.9%。

        3.工业投资大幅回落,新的增加点紧张不足

        去年,全省限额以上制造业投资增加27.9%,增幅比上年回落52个百分点;工业园区建设投资增加16.3%,比上年回落102个百分点;全年新开工项目仅增长1.3%,远低于上年50.2%的增幅。全社会工业投资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5个百分点,列各省市区第19位。今年1-2月,限额以上工业投资增加13.7%,比去年同期和年底又分别回落68个和21.6个百分点;11个市中有7个市的工业投资负增加。工业投资增加依仗大规模的电力建设,作为工业主体的制造业投资负增加0.9%,新开工项目负增加6.8%,为改革开放以来所罕见。今年要实现工业投资增加12%的预期目标,具有相称大的难度。

        浙江工业增势显明回落,在全国具有特别性。从历次经济增加周期和增强宏观调控阶段的体现看,浙江工业每每表现上得快下得也快的特点。典型如治理整理期间,工业经济增势出现"三个最",即在全国下滑最早、下滑幅度最大、下滑持续时间最长。1989年8月工业总产值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加,为全国最低,此后延续5个月的月度增幅负增加;1990年又创下累计增幅延续7个月负增加的新低。再如2001年,受国际经济衰退影响,工业增长值增加率自三季度起显明回落,8月和9月分别跌至7.8%和8%,从上半年一度列全国第4位蓦地降至第19和20位。这一次浙江工业在新的经济增加周期和增强宏观调控阶段的紧张关口,又重蹈下得快的覆辙。

        二、浙江重要工业增加指标低于全国的基本缘故原由

        客观地说,在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作用下,经济景气状态已经发生趋势性的转变,工业增势有所回落分外是过热的投资有所降温是必然征象,全国均如此。但是在同样的大环境下,浙江工业不仅没有保持领先增加,相反增势回落过快,重要工业增加指标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经济效益滑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和深入思考。其缘故原由,重要在于两方面。

        就近期来看:

        1.受到比全国更凸起的生产要素制约

        煤电油运和地皮等生产要素紧张制约,是近年影响工业增加的最重要因素,全国皆然,但浙江的制约程度比多数省市区更深,工业增加支出的代价更大。

        (1)缺电情况在全国最紧张。厥后果:一是紧张影响工业正常生产。2003年起大规模拉闸限电,此后两年拉闸限电所损失电量占全国的份额高达54%和49.7%,大量生产能力放空。据测算,每年削减工业增长值增加率近3个百分点。二是紧张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大规模停电使得企业单位产品固定成本进步15%-20%;为生产自救,到去年底有11.2万家企业自备柴油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骤增至1078.4万千瓦。全省因大量启用柴油发电,去年增长企业运营成本数十亿元。

        (2)能源原材料涨价压力远比全国大。2003年底以来基础产品价格周全上扬,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浙江不堪重负。2004年全省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扬13.4%,比全国高出2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只上升5%,比全国低了1.1个百分点。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差率为8.4个百分点,是略低于1993年的次高点。省统计局测算,浙江工业每百元贩卖收入的直接材料费用约占70%。按此推算,全省去年因高进低出造成的工业减利因素高达900亿元左右,其中因高进低出差率比全国大出3.1个百分点,减利因素比全国多增长200多亿元。

        电价上调的影响不容小视。浙江去年6月上调的幅度在全国最大(每千瓦时平均贩卖电价比全国高出1.8分),下半年制造企业共增长电费付出23.4亿元。浙江的贩卖电价已在华东和全国冒尖,每千瓦时比江苏高出5.2分,今年将比江苏多开支50多亿元的工业电费。

        (3)工业用地保障形势严厉。近年来,浙江工业投资高速增加重要依靠工业园区建设的强力推进,其数量和规模在全国居前,2003年工业园区投资新增额占制造业的比重高达89.4%。国家严把地皮闸门进行宏观调控,对浙江工业投资带来很大影响。工业园区建设投资大幅降落是工业投资显明减速的最大因素,2004年其投资新增额占制造业的比重蓦地降至34.9%。不少工业投资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因没有地皮无法实施。

        2.部分行业盲目扩张产生不良后果

        停止部分行业盲目扩张,是这次宏观调控的一大重点,这方面的题目浙江同样存在,厥后果已经凸现。凸起反映在化纤和水泥两个行业。近年,化纤制造业高速扩张,2003年投资增加86.2%,总产量从2000年的154.6万吨猛增到2004年的557.8万吨,占全国的39%,去年起全行业陷入紧张困境。今年1-2月利润猛降83.4%,亏损增幅高达4.3倍。水泥产量从2000年的4236万吨猛增到2004年的8190万吨,现实生产能力已突破1亿吨,显然超过省内市场需求。今年初水泥平均价格只有200元左右,远低于全国平均价。1-2月,以水泥为主的非金属矿物成品业总产值降落8.8%,是全省制造业中唯一负增加的行业;企业利润大降98%,亏损猛增4.1倍。

        就中长期来看:

        1.工业经济存在较显明的结构性缺陷

        这是当前浙江重要工业增加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其他经济发达省的工业增势形成反差的关键因素。本轮经济周期形成了高增加产业群:其一是基础原材料工业。2004年全国工业新增利润显明向基础原材料工业集中,石油、钢铁和煤炭三个产业对全国工业利润的增加贡献率高达49.5%。其二是以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前几年,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成为对全国工业增加贡献最大的首位产业,去年其贩卖和利润的增加贡献率仍在10%以上。而在这些高增加产业方面,浙江不占上风,有的可说是劣势。

        “十五”以来,浙江工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子不大。产业条理偏低,产业高度化不足。直到去年,工业生产增加贡献率最高的产业依然是纺织业,其对第2位的产业还保持近5个百分点的领先上风。作为战略产业培育的临港工业,尚在建设中,还没有进入大的收获期。浙江"十五"规划提出,要建设全国紧张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形成工业新上风。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赓续成长,但离规划目标差距很大。2002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7.78%,在全国排在第16位,比1998年还后退了4位。进入新的增加阶段,浙江现有主体产业面临生产能力过剩、资源供应趋紧、竞争格局转变的新压力,增加潜力受到很大制约,增加上风减少势在必然。

        2.工业经济增加体例尚未根本变化

        变化增加体例早在10多年前就强调,迟迟变化不了有多方面的缘故原由。首要的是体系体例题目。在体系体例的影响下,一些地方没有牢固确立科学的发展观,片面寻求高速度和高投入,急于求成,急于出政绩。就企业来说,关键是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相称部分企业尚未真正走上寄托科技提高的必由之路。据省统计局统计,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合计46.9亿元,只占贩卖收入的0.28%,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显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紧张经济指标的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长值率,也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受技术创新能力的限定,重要产业没有掌握关键技术,主导产品和重要技术以模拟和引进为主,缺乏自立知识产权。也正是受技术创新能力的限定,浙江工业总体上形成了以低成本、低价格、低收益为特性的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

        当前浙江工业经济运行中的题目,从根本上说,是高投入、高消费、低技术、低服从的增加体例在新形势下的反映。相沿如许的增加体例,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很大制约,不仅影响工业持续较快增加,而且制约了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进步。

        三、对当前浙江工业发展趋势的严厉性,必须有清醒的熟悉和切实的对策

        1.今年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题目十分凸起

        浙江工业发展正进入一个关键时刻。总的看,工业发展仍有一个比较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持续三年的宏观调控,减少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固不健康因素,增强了经济生活中的微弱环节;国际经济步入持续复苏阶段,我国基本结束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但是面临的困难和题目不容低估。重要反映在两方面:

        (1)在宏观调控作用下,经济运行已经发生趋势性转变。全国和浙江的情况都表现,团体经济开始从2003年下半年起的高速增加期转入平稳较快增加期,增加速度放缓。随着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并推出新举,厥后续效应在今年还会增大。分外是在宏观调控的强力影响下,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大幅回落;与国内消耗需求和国际市场需求保持稳固增加不同,投资需求将进一步削弱,其对工业增加的影响日渐展现。此外必须看到,在这一轮经济增加周期中,不少行业投资过度,形成了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伴随经济景气度的转变,往后数年剧烈的市场竞争和大范围的企业重组在所难免。

        (2)生产要素紧张制约工业经济发展。一是煤电油运等瓶颈制约依然凸起。电力方面,全省今年尽管新增装机容量542万千瓦,但电量缺口仍达70-100亿千瓦时,最大电力缺口将超过800万千瓦,缺口均大于去年,夏冬季供用电严重度不减。今年周全实行去年出台的电价调整措施,工业电费付出将增长50多亿元;实施煤电联动方案,工业电价又面临新的上调压力。煤炭供给更紧,价格坚挺上扬;铁路运输十分困难。

        二是国家仍严把地皮和资金两个闸门。今年全省工业建设用地总规模很可能比去年削减,计划指标可用于工业的最多6万多亩。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审批进一步严酷,计划指标的60%控制在国土资源部;征地程序更加复杂,征地补偿标准有所进步,基本农田珍爱费和占用费进一步增长。信贷资金供给总体趋于收紧,商业银行的信贷发放倾向保大企业和保中长期项目,大量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题目不易解决。去年10月上调基准利率,今年全省企业将因此增长利息付出30亿元,而且利率很可能再次上调。

        三是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木材等基础产品价格攀升。分外是油价高位震动,牵动了工业经济的神经。

        总的看,今年在增强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在投资需求削弱、要素制约紧张、企业成本上升、竞争更加激烈等多重压力下,要实现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加的难度很大,而要进一步进步增加质量和效益的难度更大。

        2.加强忧患意识和危急感,把好工业经济发展的紧张关口

        (1)切实把好经济增加周期和增强宏观调控的紧张关口。在增强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经济景气和企业预期均在变动之中,团体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今年有用需求有可能进一步转变,浙江工业增加势头有可能进一步回落,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程度有可能进一步加深。今年初制造业投资负增加是一个强烈的先兆,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这既昭示着当前的工业增加走势,又警示着明后年工业持续增加能力的紧张不足。

        对当前工业经济发展趋势的严厉性,我们肯定要有清醒的熟悉,决不可盲目乐观。决不能只看到团体经济形势较好,而看不到经济增加中潜在的危急;决不能只看到当前工业生产增速还不低,而看不到工业发展趋势的严厉性。宁可把题目和困难估计得多一些、判断得重一些,未雨绸缪,积极应对,防止全省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牢牢把握工作的自动权。

        (2)切实把好调整经济结构和变化增加体例的紧张关口。改革开放以来的前20年,浙江工业的增加速度在全国最快,产业地位明显提拔。但是近些年发生了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十五”前4年,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长值增幅居全国的位次分别是第8、3、5和21位,利润增幅居全国的位次分别是第9、18、26和30位。在新的经济增加周期的扩张阶段,浙江工业以往上得快的特点没有充分显现,而下得快的缺陷却原形毕露。

        这给我们发出了强烈的旌旗灯号:浙江工业存在较凸起的深条理矛盾,原有的发展上风正在渐渐减少。如今到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结构转型和增加体例变化的紧张关口了。假如固守低附加值、低加工度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不在制造业的先辈性上迈出实质性步子,势必难以占有国内外竞争的有利地位,把握好紧张的战略机遇期。假如相沿数量扩张为主的粗放型的增加体例,势必难以承受日益加大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发展的路子越来越窄,不仅不可能在全国保持增加领先,而且存在落后的伤害。

        “强工业”,促发展,建设先辈制造业基地,是实施“八八战略”和建设“平安浙江”十分紧张的义务。工业是当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持,没有壮大的工业支持,浙江不可能提前基本实现当代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去年工业对全省生产总值的增加贡献率高达58.7%,假如工业不在全国领先增加和优化团体素质,浙江经济就不可能在全国保持发展上风。工业是全省财政收入的积累主源,提供了1千多万个就业岗位,假如工业发展不稳,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不稳,实现经济平安与协调社会也就缺乏基本保障。我们肯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加深对"强工业"紧张性的熟悉,武断采取有用措施,切实解决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题目,促使工业经济朝好的方向发展,确保全省经济平安和持续较快增加。 (来源:《浙江经济》)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