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浙江小康了吗?站在人均GDP三千美元的门槛前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据省统计局发布的信息,2004年浙江省人均GDP达到了2893美元。人均GDP 3000美元这一国际上公认的当代化门槛,第一次离我们是那么的近。

        当我们走近奋斗多年的目标时,愉快外也有些茫然:进入3000美元时代,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会呈现何种态势?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导,赓续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协调社会的能力,实现周全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迈入门槛前,我们有需要回顾与瞻望----

        “如今看来,当时的估计照旧太保守了!”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沈建明回顾2003年10月做的课题《人均GDP2000到3000美元发展阶段的国内外经验比较及浙江发展趋势》时很有感慨。

        在这个报告中,根据国内外发展的经验以及浙江省发展的现实,他们展望到2005年,浙江省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650美元。可是现实上,新年伊始,人们普遍认为浙江省的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几成定局。据省统计局发布的信息,2004年浙江省人均GDP达到了2893美元。

        根据这几年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人均GDP 3000美元左右曾被认为是当代化的门槛,是我国2020年周全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经济指标。这就意味着浙江的重要经济指标达到了周全小康社会的最低门槛。

        小康社会,曾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当人们盯着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候,能够心无旁骛;而当目标横在面前时,倒有可能有些茫然。所以,当我们站在小康的门槛前,不禁会有一丝犹疑。小康了吗?小康社会是如许的吗?

        进入3000美元时代,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会呈现何种态势?发展的目标又将如何定位?回顾与瞻望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增加体例出现拐点

        ----产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将会到来

        记者在走访当局有关部门及经济学者后发现,对于进入3000美元时代,大部分人都体现出乐观的预计。他们普遍认为浙江的经济将持续高速增加。

        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前后的发展阶段,一样平常经济保持8%左右的高速增加。我们的亚洲近邻,日本从1961年到1973年保持了12年的高速增加,韩国则以年增8.8%的速度从1983年到1994年保持了11年的增加,新加坡的高速增加期更是长达33年。

        浙江经济的增加受各方面的条件制约,增速可能会有所回落,但是往后5至10年乃至更长的一个时期,我省经济有望继承保持高速稳固的增加态势。而且走在全国前列的浙江对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增速要高出全国1至2个百分点。

        只是如许的增加,将呈现出新的特点。详细体现为产业结构会有很大的优化和提拔。目前,我省经济增加主体已经从纺织、服装食品等传统产业趋向机械、电子、石化、医药等更具当代工业色彩的产业门类。往后我省的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第三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将发生庞大转变。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文化产业等当代服务业比重赓续上升,而批零贸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比重将渐渐降落。

        对外贸易和行使外资的规模将明显扩大,“走出去”步伐加快,经济外向度赓续进步。根据国际经验和发展规律,往后一个时期,我省进出口贸易将继承快速增加,有望保持年均增加10%至20%。出口商品渐渐向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与此相对应的,一批有胆识、有知识、有文化的“新新人类”的企业家将完成与现有浙商的代际替代。

        此外,社会发展的指标,比如科技投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居民预期寿命、每千人拥有大夫数等都将会有大幅度的进步。

        挑衅将随之而来

        ----我们应该在歌颂声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欢欣与鼓舞的背后,有识之士也指出了这个数字仅仅是一个起点。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甚至用鲁迅式的笔调说:“当世界各大媒体和大牌经济学家对中国的‘谄谀奉承’之声一阵阵飘来的时候,我当然不认为这是发达国家对中国进行‘捧杀’的诡计,但我们确实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

        他认为,人均3000美元并非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发展水平。根据世界银行去年宣布的2002年世界发展指标,在对206个国家的排序中,人均国民收入在2500美元至5000美元之间,共有20个国家。浙江的人均生产总值,与南非、巴西等国相称。在这20个国家中,除巴西、阿根廷等外,都是人口较少的国家。如长期处于战乱的黎巴嫩、存在着紧张民族矛盾冲突的土耳其等国家,仍能具有人均3000美元左右的发展水平,分外是正在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匈牙利达到了5000多美元。从这点看,我们没有理由志得意满。何况这些国家大多有一些较难解决的题目,尤其是阿根廷、巴西等患有“南美病”的国家。这从反面警示我们,仅有经济发展的指标是不够的。

        来自省统计局的信息也注解,尽管我们的经济总量指标相称出色,可是经济结构指标却并不令人写意。技术含量低、高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门类仍占了相称大的比重。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总量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捐躯环境的低水平发展案例也并不鲜见。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们的经济总量中包含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创造的财富,因为现行的统计方法,他们并不在被除的分母之列。所以切不可迷恋在数据中,也切不可高估我们的发展阶段。

        如何让财富化为幸福

        ----一个国家的发展,最终是让国民有幸福感

        经济学家的警醒,在社会学家的眼里就变成了更具危急感的呼吁。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的冯钢教授日前应邀参加了某个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咨询会。作为社会学专家,他被划进的是“城建规划”组。他无奈地说:“比起曩昔,制订规划时能想到社会学家已经是一个提高了。”

        会上当然是经济学家在唱主角。出人料想的是省内几个着名经济学者的谈话主题居然都十分相似:“不要再把GDP看得太重,要看重产业升级,加大投入,看重社会协调发展”。这当然是一个积极的旌旗灯号。可是对此,冯钢并不十分乐观。他说,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一个更大的挑衅。二十多年前,经济的增加带来了社会状态的天然改善。可是今天,这种天然作用力在降落,两者出现了肯定程度的摆脱。

        两者的对接,在冯钢看来,首先是当局和社会应该投入更多的财力解决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其次在全社会应该营造看重社会责任,重塑社会道德的优秀氛围。从更深条理来说,当局投入的不应仅是资本,而是激活社会发展的机制建设,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自我管理中来。冯钢颇有些激动地说:“一个理想社会,是为着大多数人的社会。一个国家的发展,最终是让国民置身其间有着幸福感。毕竟人们最终寻求的是幸福,而不是金钱自己。”

        幸福感从哪里来?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题目。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社会的公平公正,道德与秩序,小我发展愿望的知足都是修建幸福感的基石。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发显现代化指标位列全国省区前列的省份,在跨入3000美元的门槛后,应该更多地关注社会团体的和谐、秩序和提高。

        为走向5000美元打下基础

        ----高速增加的列车不会放慢它的脚步,但是我们更应强化束缚,让这趟列车走得更加平稳

        时下,省委、省当局十分正视“十一五”规划的制订。迈进3000美元的门槛后,浙江又将目光投向了5000美元的目标。一个为“十一五”发展规划做前期预备的调研工作正在睁开。这项调研包含了39项研究课题。各路智囊都在为浙江新五年的发展思路提供第一手的研究成果。

        毫无疑问,在新的五年发展中,经济增加仍是一个强劲的主题。但是科学发展观将是新五年规划的纲领,其中最紧张的内容将是建设协调社会。现在“协调社会”已经找到了它特别很是详细的释义:是民主法治、公平公理、诚信友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天然协调相处的社会。

        如何将这些理念落实到我们的发展规划中呢?参与省“十一五”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的沈建明打了一个比方:“(经济)高速增加的列车不会放慢它的脚步,但是我们更应强化束缚,让这趟列车走得更加平稳。比如经济增加加上环境责任的束缚,加上对工人劳动保障的承诺,加上对教育培训的投入……”

        据了解,在“十一五”规划中,一定会对老百姓迩来关注的热点题目,如三农题目、环境题目、教育公平、社会公正、社会保障、城乡和谐等作出回应。

        浙江在新五年的发展中,高等院校的毛入学率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吗?农村的孩子能在最大限度上享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吗?医疗保障会让更多的人看得起病吗?社会保障会让更多的人无后顾之忧吗?“4050”人员会在真正意义上消散吗?基尼系数会降低吗?每个社会成员能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吗?……

        一个个猜想,表现的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盼。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