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行关注将来中国铝工业之路如何走
当前,电解铝被列为国家继承调控的重要对象,处境非常艰难。将来的中国铝工业之路该如何走,是国内外偕行业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题目。 我国的铝工业虽然延续多年快速发展,但出现的诸多题目及引发的争议从来就没有制止过。可以说中国的铝工业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往后中国的铝工业该如何前行尚无定论。前不久,2004年中国国际铝业论坛在我国海南省召开。 会上,在听取了业内专家和权威人士的报告后,国内浩繁的企业家们开始直面当前困难,理性思考往后发展。其中意义最深重的莫过于"只有树立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中国的铝工业才能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铝工业迅猛发展喜忧参半 近几年来,我国铝工业迅猛发展,落后的生产力得到镌汰,产业的集中度快速进步,成为有色金属工业增加的有力支持。在铝工业的整个产业链中,尤其以电解铝的发展为代表,但电解铝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能源严重、原材料短缺、市场过剩等诸多题目,成为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对象。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对电解铝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如严把项目审批关、紧缩资金信贷、严酷地皮审批制度、执行严酷的环保措施、两次上调用电价格和执行区别电价、降低出口退税率、继承控制氧化铝进口并征收氧化铝进口关税等。这些调控政策的出台,极大影响了电解铝的经营环境。目前电解铝生产成本升高,铝价却一起下跌,使得浩繁的电解铝企业身陷困境,叫苦不迭。大多数电解铝企业可以说是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在亏本生产,长此以往,企业仅有的流动资金亏空后,如无外来"输血",企业只能是关门大吉。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04年1~10月,国内氧化铝产量57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5%,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700万吨;电解铝产量545万吨,同比增加23%,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650万吨;铝加工材产量360万吨,同比增加27%。整个行业经济效益好于上年,但实现利税和利润重要集中在氧化铝企业,自力电解铝企业经济效益降落,亏损面加大。因为中国铝锭出口退税率取消,并征收5%的出口关税,上海、伦敦两个市场的比价还会进一步降落,这也意味着国内铝锭价格可能进一步走低,电解铝企业经营困难的程度将进一步恶化。 电解铝受困是调控之过? 面对当前电解铝的困境,业内众口纷纭,一部分人认为电解铝今天的困境是国家宏观调控造成的。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冶金与有色处的肖春泉处长就此发表意见,认为这完全是对国家政策的一种误解。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影响电解铝生产经营的有三个因素:一是氧化铝价格上涨的因素。两三年前氧化铝平均价格每吨2000元左右,如今上涨到4300元至4700元,甚至一度超过5000元,仅此一项,电解铝的平均成本上升5000元左右。二是电价上调影响。在取消部分企业原有的优惠电价后,国家对电价进行了调整,各电解铝企业调整幅度不同,有的目前并没有实施,估计影响电解铝的成本300至700元不等。三是削减出口退税的影响。今年国家对电解铝出口退税由15%下调到8%,电解铝出口每吨削减收入约1000元。 通过以上3项因素影响不难看出,电价上调和削减出口退税对电 解铝生产的影响远小于氧化铝价格上涨的影响。所以电解铝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不是宏观调控造成的。相反,如不采取宏观调控措施,氧化铝价格甚至比如今更高,电解铝企业比如今更加困难。 还要不要发展电解铝? 身处困境的电解铝行业要发展必须突破能源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于是行业内也出现了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因为高耗能和环境污染,中国没有需要再搞电解铝,以后进口电解铝得了。肖春泉处长对这一议论也给出了回应,他说到,中国是大国,也是经济增加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发展不能照搬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国的发展,应该是综合性的和谐发展,原材料工业也将健康发展。这次对电解铝的宏观调控,必将促进铝工业上下流之间,铝工业与相干产业之间的和谐发展,他对铝工业的发展充满信念。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展望,从2000年起,中国经济将在10~15年内保持高速增加,预计到2010年时,中国的原铝消耗量将达到1050万吨左右,以现有的830万吨产能无法知足国内市场伟大需求。假如国内电解铝的短缺届时寄托进口解决,国际铝市场根本没有这么大的供给量。假如立足于国内本身解决,毫无疑问电解铝的生产规模还需扩大,但国内的能源与资源条件将接受新的考验。将来5年,中国铝市场的趋势是加速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内价格将与国际价格趋于同等。对中国的铝厂来说,这是一个比较痛楚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将在5年后享受丰盛的铝市场大餐。 郑重投资铝行业? 因为电解铝产能出现过剩,国家严酷控制电解铝新建项目,而氧化铝和铝加工还存在肯定的市场空间,于是大量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开始向电解铝的上下流拓展,由此形成了铝工业投资的"两头热"。 据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统计,近两年中铝公司氧化铝扩建项目有6个,总产能为300万吨;地方在建和拟建的氧化铝项目总产能约1900万吨左右,其中一期建设总规模为1100万吨。 而在铝加工投资方面,2004年全国新增铝铸轧生产线25条,产能21万吨/年;新增四辊冷轧生产线30条,合计产能49万吨;在建热轧生产线11条,冷轧生产线28条,假如悉数建成,全国这两年仅铝板带箔总产能将超过600万吨/年。 有关专家分析,因为氧化铝项目投资较大,加之受国内铝矿资源等多方面的影响,除中国铝业公司的氧化铝项目能按期投产,地方上有盼望届时实现投产的氧化铝项目为数不多。因此氧化铝的投资热不肯定能形成,但铝的加工热已经展现。 面对如火如荼的铝加工热,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春明对新进入者及潜在的投资者建言:铝加工要立足国内,开拓国际市场,开展高端产品及技术的竞争。同时要学会行使资本及体系体例上风,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实现产业聚合效应。对跨国铝业公司,与其成为竞争对手,不如成为合作伙伴,制订以中国为紧张基地的全球化战略,才是明智选择。 铝工业的精确发展方向 既然中国必要壮大的铝工业,那将来的铝工业应如何发展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产业咨询部曹宝奎主任为我们展望和判断了中国铝 工业的将来发展,也给我们描绘了铝工业的美好前景。他说,在新形势下,市场是决定中国电解铝工业基本走向的最紧张因素。中国电解铝工业仍是应适度发展的工业。中国的铝工业依然是一个有盼望的产业,但同时也是一个面临着诸多发展困难的产业。 中国电解铝工业是具有比较上风的产业,中国电解铝工业应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立足国内需求,做优做强。在将来的发展中,中国电解铝的消耗还将随着国民经济的增加而适度增加,预计2010年,中国原铝年消耗量在1050万吨左右,中国目前电解铝的生产能力只能知足2008年前的需求,而解决电解铝的需求重要得靠本身。 目前,中国团体能源供给严重,尤其是油、电。在舛错称的供需关系下,中国电解铝的用电价格是最高的。但目前的供电严重局面是阶段性的,电力供给严重会在两三年后得到缓解,但能源价格水平将长时间维持高位。因此,要渐渐调整工业布局,指导产业向能源上风地区转移。 高度正视技术提高和科技创新,确保中国铝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不落后,环境污染将得到根本改善。世界电解铝技术发展快,新技术、新工艺赓续涌现,往后电解铝将向更大槽容量、更大电流、更高主动化、更长槽寿命方向发展。中外专家正致力研究的惰性阳极、石墨化阴极等技术,将给电解铝工业带来新的技术革命。我国电解铝工业基本实现电解铝工业全预焙化的基础上,将更加正视技术提高,始终走活着界电解铝生产技术先辈行列。且随着技术的提高,完全镌汰落后自焙槽,悉数执行预焙化后,再辅之以管理,定会削减污染的产生。 在铝的深加工和新材料的开发行使上,将引进国外先辈技术和关键设备,增强国际间偕行的交流合作,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在知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将出口国外,改写高档铝材大量进口的格局,成为铝箔等产品的净出口国。 铝工业发展呼唤政策指导 要确保中国的铝工业将来得到持续发展,还必须解决影响中国铝工业发展中的管理体系体例等方面的题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产业咨询部曹宝奎主任指出,目前中国铝工业的机制和管理上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的题目,如产业政策和相干法规不完美、不配套,内容滞后于形势发展的必要,未能起到应有的引导、规范和监督作用。 由于体系体例上的缘故原由,政出多门,政策和管理摆脱,中间和地方、地方和地方执法标准不一,由此产生不公平竞争和紧张的地区政策环境差异。 因为历史和人为因素,在质料供给、贸易领域存在集中度过高和透明度不够等征象。 对于以上征象和题目,曹宝奎主任认为不可能短时间得到解决。他认为中国市场化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中国铝工业应抓紧对产业政策的制订,建立健全中介服务系统和规范行业管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将建立铝的专业性行业组织,把对铝工业的管理纳入自律、规范的市场经济轨道。 (中国有色金属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