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为什么中小企业能成为新标杆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在陶瓷行业,年产值做到10亿左右就应该叫大企业,5亿元左右就可以叫中型企业,1亿元左右则就是小型企业。2004年,一批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势头和发展模式引人注目。这批企业包括如佛山的欧神诺、博德精工、嘉俊、金意陶等等,在人们进入2004年年终大盘点的时候,他们受到了普遍的尊重,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新标杆。这批新标杆型企业的一个紧张特性是,他们都是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看重通路建设,更看重新产品的研发;看重品牌塑造,更看重品牌的内涵建设,看重发展速度,更看重经营的效益。

      那么,凭什么说陶瓷行业已经出现了一批新的标杆型企业?在笔者看来,2005年被浩繁行内人士不约而同地“内定”为“品质年”就能说明题目,由于当全行业都在注重品质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上述这批新型标杆企业的运作模式已经真正被行业认同。这是陶瓷行业中人在目睹了10多年来爆炸式的增加,分外是经历了2004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必然形成的一种共识。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诞生于中国经济周全启动的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爆炸式增加,中国陶瓷产业也大干快上,敏捷催生了一批大企业。这些企业被伟大的市场所勾引,敏捷扩张——从产能扩张到品牌扩张,最后实现市场扩张。但高速的、超常规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少题目,即企业无暇顾及内涵的发展,导致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核心竞争力缺乏。而且在伟大的前行惯性作用下,企业没时间停下来、沉淀下来思考、学习,医治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即企业大发展完全靠外延的扩张拉动,企业的竞争力完全来自于规模的上风、成本上风和价格上风。

      当然,外延式的发展也是一种经营模式,分外是在建材市场还有伟大利润空间的今天,这种经营模式也可以赚到钱,有的甚至能赚到更多的钱。只是笔者想提请老板和经营者们细致,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加剧,加上国际市场的压力,规模上风和价格上风所建立起来的竞争力已经难以持续支持企业的发展,企业必须由“外”转向“内”,即苦练内功,通过抓产品创新、产品质量提拔竞争力,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提拔竞争力,通过抓内部管理提拔竞争力,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提拔竞争力。

      2004年几乎可以说是中国陶瓷行业的一道分水岭。这一年行业的经营环境骤变,由曩昔的顺风顺水变成要逆风而行。大概正由于如此,才会出现今年一开年就有的“品质年”征象,才会让我们重新发现新“标杆”。
      信息来源:华厦陶瓷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