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进口关税降低洋商品降价年内难实现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进口化妆品等洋商品从2005年1月1日大幅降低进口关税。但记者昨天在百盛购物中间、家乐福超市等处发现,绝大多数降低关税的商品价格上没有什么变动。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王永平副秘书长透露表现,“洋商品降价是大势所趋,但今年年内将看不到其在价格上的显明波动。” 名牌化妆品未接到降价关照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唇用、眼用化妆品及香粉等国际化妆品品牌自今年1月1日起实行10%的最终束缚税率。然而记者在走访市场时发现,目前北京市绝大部分的国际品牌化妆品专柜都没有对价格进行调整。兰蔻、欧莱雅、资生堂、CD等品牌的贩卖员纷纷透露表现,对何时会调整化妆品价格毫不知情。 记者昨天上午在百盛购物中间看到,兰蔻的白金焕彩口红240元一支,细密睫毛膏280元一支。欧莱雅的纷泽润泽唇膏每管69元,眼周护理乳霜是120元。两家品牌的贩卖员告诉记者,这些产品的价格至少已经实行一年多了。贩卖员透露表现,这几天有不少女性消耗者前来扣问化妆品是否降价,但目前没有一款进行了价格调整。他们说:“没有接到任何价格变动方面的关照。” 记者随即咨询了兰蔻、资生堂等进口品牌的厂家。来自厂家的诠释是,因为商品的定价不仅受到关税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左右。因此,价格大幅度波动不可能。即使降价,幅度也就是在一二十元左右。 短时间内不会显明降价 记者还对执行零关税的港货、大幅削减关税的洋葡萄酒、进口水果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商品目前在北京市场的零售价格基本没变。 关税下调后,洋商品何时能降价?对此,王永平在接受采访时说,“国内消耗者觉得执行零关税后商品立刻就能降价,其实这是一个误解。”他说,商品的价格与贩卖渠道和贩卖环境有密切关系。他说,一是国外大品牌有个了解中国市场,认识中国市场的过程。假如国外品牌进入中国,没有代理商的渠道很难进入。而代理商是必要肯定利润进行商业周转的。二是目前国内商家的经营体例照旧由供销商自动上门倾销,而国际大品牌必要倒过来由商家联系,会商、双方选择,这都必要时间。此外,很多国际品牌在中国已经进行本土化生产,使降价的空间变小。“洋商品降价是大势所趋,但今年年内将看不到其在价格上的显明波动。” (实习记者 张颖) 2005年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干的商品关税降幅 明年进口小轿车的关税将由目前的34.2%和37.6%降至30%; 进口化妆品的关税将由14.2%降至10%; 威士忌、烈性葡萄酒、伏特加酒等酒类产品的关税将由19.2%降至10%。 其他一些诸如服装、床上用品、纸成品的关税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落。 2005年还将新增长一批零关税商品,如数码相机、家用摄录一体机、家具、玩具、游戏机等。 2005年各行业产品关税降幅 2005年农产品平均税率将由15.6%降低到15.3%; 工业品平均税率将由9.5%降低到9.0%。 其中: 水产品平均税率为10.5%, 木材、纸及其成品为4.6%, 纺织品和服装为11.4%, 化工产品为6.9%, 交通工具为13.3%, 机械产品为8.0%, 电子产品为9.1%。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