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产业观察铜质料对外依靠度加大
      时间:2017年12月26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SMM网讯:

        三季度,铜、铝等基本金属价格均出现肯定幅度下滑。但基于国内铜消耗增加依然妥当、铜精矿的产量增加相对乏力等因素考虑,将来铜质料对外依靠度还将继承加大,全球铜价在需求面上仍有较强支持

        2013年,我国电解铜产量达到684万吨,同比增加13.6%。根据国际铜研究组织的统计数据表现,至2013年我国的电解铜产量大约占全球铜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然而我国的铜资源储量却仅占全球总储量的4.3%,排名全球第七位。目前,我国电解铜的产能已经超过900万吨,而电解铜产量将来仍有可能维持年均10%以上的较快增速,预计到2015年我国电解铜产量将可能超过800万吨。

        在电解铜产量快速增加的同时,国内铜精矿的产量增加却相对乏力,对国内电解铜的保障程度有所降落。据统计数据表现,2013年我国的铜精矿产量仅为177.3万吨,对国内电解铜的资源保障率仅为25.9%,较2012年有所降落。而从国内重要的铜冶炼龙头企业来看,自有矿产资源的不足更是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紧张瓶颈。以国内铜冶炼龙头企业江西铜业为例,2013年铜精矿产量为20.88万吨,自有矿产率仅为18.6%。在曩昔3年中,公司的铜精矿产量基本维持在20万吨的水平,没有明显增加,而电解铜产量却超过100万吨,导致公司的质料自给率水平持续下滑。即使矿产资源储量较为雄厚的企业,如云南铜业,2013年铜精矿产量也仅为6.47万吨,质料自给率仅为15.3%,仍然明显偏低。紫金矿业等新兴的铜冶炼企业,曩昔铜矿资源自给率相对较高,但近两年来随着新冶炼产能的陆续投放,铜矿自给率水平也明显下滑。

        在当前全球铜产业链中,因为铜冶炼技术的渐渐成熟和产能过剩,铜产业的红利绝大部分由上游采矿领域所占据,矿产商对于冶炼企业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因此,我国铜冶炼企业矿产自给率紧张偏低,不仅紧张影响了我国铜产业的战略安全,同时也减弱了铜冶炼企业的红利能力。根据目前铜冶炼企业的相干测算,若企业使用外购铜精矿,则铜冶炼环节基本无利润,甚至多数时候为亏损,仅靠贵金属等伴生副产品勉强维持企业现金流平衡,而使用自有铜精矿进行冶炼,冶炼环节的毛利率至少在30%以上甚至更高。可以看出,铜冶炼企业的红利水平与其自有矿比率联系紧密。从我国铜冶炼行业发展来看,因为国内资源增产潜力有限,将来对进口矿的依靠还将继承加深。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