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谋利基金逼空伦铜 多空决战一触即发
      时间:2017年12月26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伦敦期铜8820美元的历史最高价越来越像一层窗户纸,不知哪天就被捅破了。

        4月10日,伦敦期铜电子盘盘中上摸8815美元新高,随后又回落到8800美元下方。与此同时,伦敦的谋利资金好像加快了逼仓的动作,在需求并不强劲的情况下,伦敦铜库存仓单天天削减近20%。而期货多头持仓量却没有显明削减,一向稳固在27万手上方。种种迹象注解,随着交割日的临近,多头部队正逼迫空头因无法“交货”而平仓认输。

        “4月份的第3个星期三,是伦敦铜的交割日,也是最关键的一天。”上海中期期货的分析师沈剑云认为,本周将是多空大决战的关键一周。

        谋利基金“逼仓”

        进入3月以后,在铜供应严重、美元下跌及资金推动下伦敦铜期货在高位赓续上涨,一度触及历史高位8820美元/吨,但是在获利回吐的压力下敏捷回调,轻探8000美元/吨位置后,上周再度强劲反弹。

        LME上周四的库存报告表现,LME铜库存已经削减到11.61万吨,天天刊出的仓单接近20%。而现货高升水的情况也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升水价差超过了100美元。

        最大的疑点在于,目前欧洲的铜消耗并不茂盛。既然需求疲软,为什么库存没有增长却削减了,价格为什么不降反倒上升了呢?

        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沈剑云分析认为:“伦敦铜库存的削减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供给出了题目,而另一种缘故原由则是有谋利资金在囤积货源,最终把价格做上去。”

        LME的一份库存报告也表现,有一家机构投资者占据铜库存的50%至60%。有外电报道说,这个大量持有铜库存的基金可能为“红风筝”基金或者是“拖沓机”基金。由于在本轮铜价的上涨过程中,市场普遍认为是这两个基金共同联手将大量现货铜从交易所库存中移出。

        有新闻表现,在铜现货月持仓中曾经出现过一个10%至19%的空头部位。也就是说,在伦铜的4月合约上出现了一个大空头,且该大空头控制了10%至19%的空头头寸。

        目前看来,多头基金与这个大空头的对决将在所难免。多头主力一方面通过大量搜集库存,使空头不能交货;另一方面加大在期货市场中的多头持仓,保持高压态势。而对于空头来说,或者期盼价格下跌,或者迁仓再做打算。

        目前,铜期货多头部队的资金特别很是足够,有能力维持商品上涨动能。有报告表现,2008年年初以来,指数基金中已经有多达300亿美德配置到商品上,估计是200亿到300亿区间,这些基金在商品上的投资自2007年年底的1420亿增长到1720亿美元。而到2008年底,指数基金在商品上的总投资可能增至1900亿美元。

        这些资金在年初大幅涌入商品,体现在LME持仓量与价格在统一时期保持同步增长。LME持仓量增长了15万手,达到了记录高位140万手。

        小心高位跳水

        2005年到2006年,伦敦铜期货价格从3000多美元一起上涨到了8800美元。多头部队大获全胜,而包括国内现货企业在内的“空军”几乎悉数覆没。

      分析师认为,本次逼仓行情与上一次大不雷同。“当时的消耗比较茂盛,有基本面的强力支持。但这次伦敦有虚涨的成分,重要是谋利资金的单方面作为。” 当然,进入4月以后,铜将迎来消耗的旺季,这客观上将对期铜价格提供比较大的支持。沈剑云认为,多头假如获利丰厚,伦敦铜大幅度跳水的可能性很大,国内的多头持仓者应分外关注。

        从历史经验上看,当多方手中有大量的资金,同时也掌控市场上大量的现货的时候,他们可以强力做多,并拉升期货价格,而在价格抬升的过程中,市场大量游资会靠过来加大多方阵营力量。空方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屈服,在高位平仓。而且期货价格的高抬同时也会拉升现货价格,如此一来,多方实现期现两个市场的双赢。

        但交割期过后逼空条件不复存在,“多逼空”行情的闭幕每每使价格出现较大的回落。

        迩来,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走势显明疲软。上周末收盘依然徜徉在66000点上方,距离84000点的历史高位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从沪铜日K线上看,高开阴线组合特别很是多,表现盘面走势疲弱。现货方面滞胀较期价更为紧张,并且再次由前期升水转化为贴水,注解了国内贸易商对于目前高价位铜价缺乏购买热情。分析师认为,国内铜价缺乏上涨动力,再加上国内隐性库存开始接近岑岭,将来铜价易跌难涨。

        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将在年内到达1美元兑6.5元人民币的可能,这对沪铜无疑是伟大的利空。在这种情况下,铜市走势只有寄盼望于消耗需求上。有专家指出,因受外部需求疲软导致出口放缓,以及紧缩调控政策的影响,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这必将影响到国内的消耗增速下滑。此外,中国电力供给严重和高铜价也袭击了消耗,因此在今年第二季度消耗旺季来临之际,很有可能出现“旺季不旺”的情形。可以说,国内铜价仍将压力重重。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