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铜调整预期 沪铜弱势背后有缘故原由
沪铜在9月上旬相对伦铜走强,内外差价重新回到合理水平,但在后者回升到7500平台并向上突破后,沪铜的追随步伐显明落后,冲高回落、高开低走成为其最近走势的主题。显然,在这种相对疲软的背后,既有国内供需平衡方面的题目,也包含着对伦敦后市调整的一种预期。 国内精铜供大于求 从供应看,虽然8月精铜净进口降落到6万吨左右,同时上期所库存也夙昔期的10万吨降到6万吨左右。但这些因素都在9月上旬的行情中得到了消化。现货升水以及合约间差价都得到了很好的修正。 但是,8月份国内精铜产量同比增加了26%达到31万吨,1-8月精铜产量同比增15%达到217万吨,这着实出人料想。在扩建产能渐渐投产后,预计9-12月的精铜产量均能维持在29-30万吨左右,这将使得07年国内精铜产量达到335万吨。 国内自产铜矿含铜量70万吨,因此07年行使废杂铜以及进口铜精矿的产量将达到265万吨,比去年的222万吨增加20%。不考虑国内废铜回收行业的快速增加,从最新的进口数据来看,废铜进口增加20%,铜精矿进口增加30%以上,能够支撑国内炼厂的产量增加。 1-8月国内精铜净进口98万吨,假如将来4个月按照每月净进口5万吨来算,07年全年国内保守供给量达到453万吨。 需求方面,去年国内产量292万吨,净进口58万吨,加上国储的放货以及国内终端的清库,去年总供给370万吨。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铜材产量来看,1-8月为428万吨,假设将来4个月维持每月60万吨产量,今年铜材产量可达670万吨,比去年564万吨增加18%。因为废杂铜在铜材生产中的大量替换以及其他金属的占比,按照这个数据考虑,今年的精铜供给量同样维持18%的增加即436万吨大致可以知足。 供大于求的局面或者由削减进口来缩减,或者由终端企业贮备库存来冲减。但在高价格以及不稳固的市场格局下,盼望企业重修库存是特别很是不切现实的。而缩减进口只能通过扩大内外价差来完成,国内价格相对国外价格将会维持长时间的倒挂格局。 外盘面临调整 近期,伦敦市场再次临近8000大关,并表现一些调整的迹象。 因为刚刚进入10月DATA,而10月DATA上只有不到3万手持仓,可用于挤仓的部位太少,因为价格走高,现货控盘资金的压力减轻。因此主流资金适当调整手中仓单,现货升水出现降落。从刊出仓单来看,在攻击7500关口时,主力曾把刊出仓单增至1万吨以上,而最近的库存降落重要来自刊出仓单的出库,后续刊出数量没有得到增补。主力攻击的意愿并不强烈。 同时随着内外价差的拉开,中国转口铜可能再次光临韩国仓库,这为下阶段库存增长埋下了伏笔,价格因此会受到压力,主流资金刚好可以行使库存增长的机会,吸纳空头的对手盘扩充持仓量。 另外在时间上,伦敦方面在等待美国9月尾财政年度的结束以及10月新财政年度的开始。9月尾可能会有一些美国基金进行年度结算,从而形成肯定的抛售压力。 (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