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宏观调控”铝产业打造完备产业链
“为建立本省的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组成的完备的铝产业链,省内氧化铝企业优先供给河南省电解铝的企业也是可以理解的” 国务院督察组即将赴各省督察的第一个项目是氧化铝。日前,河南省向国务院上报的清理新开工的16个项目中,涉及的第一个产业也是氧化铝。而河南自身也在进行着铝产业“抓大收小”的“宏观调控”。但其详细产业政策有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之嫌。7家企业分享河南铝土矿资源 日前,在河南焦作市召开的河南省优化配置铝土矿资源工作会议上传出信息,为保证铝土矿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河南4家氧化铝重点企业将控制全省80%铝土矿资源。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一位人士昨日向《第一财经日报》吐露,还有3家企业近日将获得铝土矿资源配置。 “铝土矿资源的整合完毕说明河南省对氧化铝企业的布局已经完成。”河南省有色金属协会副会长刘立斌说。 记者获得的一份由河南省发改委、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关于优化配置铝土矿资源若干意见》(下称《意见》)规定:“省氧化铝重点企业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规划区域铝土矿探矿权、采矿权整合;逾期不整合的,由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发改委调整给其他省氧化铝重点企业。”“整合从2006年8月开始,到2007年8月结束。” 另外,《意见》还规定:“各氧化铝企业2002年10月以来在河南新增产能所形成的产量,自本年度起,应按市场化原则悉数供给河南境内的电解铝企业。每年第四季度,由河南省发改委负责和谐河南氧化铝企业和电解铝企业的氧化铝供需衔接,签订下年度供货合同。” “氧化铝企业在办理探矿权、采矿权有关手续时,需出具与省内电解铝企业签订的供货合同。省发改委、国土资源厅负责对氧化铝企业产品贩卖情况的检查。凡氧化铝贩卖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收回探矿权、采矿权或制止配置新的铝土矿资源。” 河南省发改委一位人士总结到,按照这个规定,7家企业可以安稳地分享河南的铝土矿资源,但是也将优先供给河南本土的电解铝等下流产业。解析河南铝业“宏观调控” 2005年,河南氧化铝的产量340多万吨,居全国第一位。“事实是这340多万吨仅仅供给给河南46%,作为全国氧化铝产能第一大省,河南55%左右的氧化铝必要进口,而且每吨的价格比国内高出数百元,这必然增长了下流企业的成本,河南的铝土矿资源并没有转化成整个产业的上风。” “本土企业在氧化铝价格高企的时候丧失了扩大产能的投资能力(而且氧化铝投资成本确实太高,年产20万吨规模的企业需资金40亿元)。”刘立斌说。 公开的资料表现,氧化铝的价格从2002年11月的每吨1700多元一起猛涨到2006年5月份的每吨6500元(港口价格)。“不过从6月份起氧化铝价格出现降落的趋势,据说港口价格跌到了每吨3800元,中国铝业公司的报价也降到了每吨4900元,市场的作用开始展现,这对氧化铝投资过热是一种反作用。”刘立斌说。 刘立斌接着诠释:“所以,为建立本省的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组成的完备的铝产业链,省内氧化铝企业优先供给河南省电解铝的企业也是可以理解的。” “河南省当局直接干预氧化铝企业的经营运动,这显明违反市场经济规律。”河南省社科院一位不愿吐露姓名的专家向记者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