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铜需求量将达390万吨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尚福山:今年中国铜需求量将达390万吨。 尽管铜价上涨在肯定程度上克制了消耗,但因为经济运行优秀,中国铜需求可能不会出现显明回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尚福山近日在“第二届(2006年)中国有色产业链发展论坛”上透露表现,预计今年我国对铜的需求增加率将在7%以上,需求量将达390万吨。他同时建议要保持合理的进口结构,避免集中进口带来的价格风险。 发改委去年底的展望表现,2005年中国铜消耗量将达到350万吨,2006年铜需求将增加8%,至380万吨。 因为今年来铜价一起上扬,企业效益有所增长,极大地刺激了一些地方和企业快速扩大铜冶炼产能的积极性。发改委3月份展望,到2007年底中国的铜产能将提拔至370万吨,目前有18项铜冶炼工程在建或计划建设。其中11项正在建设中的工程产能达到115万吨。 2005年我国铜产量为258.34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41.34万吨,预计2006年我国的铜产量将达到290万吨。 他透露表现,目前中国对铜需求的急剧增加有阶段性的因素,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电力建设快速扩张势头趋于平稳,中国对铜的需求将渐渐回归到正常的水平,因此应尽力避免铜冶炼产能的盲目扩张。目前铜冶炼行业在建、拟建项目的总投资已经超过200亿元,其中大量寄托银行贷款,一旦铜价出现逆转,无疑会增长金融风险。 尚福山建议,应该保持合理的进口结构,多渠道解决国内对铜的需求。我国的资源条件决定了铜质料不能完全自给,大量进口铜及质料不可避免,但要保持铜精矿、粗铜、电解铜和铜材等质料及产品合理的进口结构,如许既多渠道解决了对铜的需求,又避免了因某种产量过于集中带来的价格风险。 尚福山透露表现,2006年铜价走势将充满变数,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已经自2000年的最低价1319美元/吨,上涨到了上周五的最高价5830美元/吨。铜市场是谋利基金运动的紧张领域,目前铜价处于周期性波动状况,价格震动难以展望。另外中国对铜工业的宏观调控也将影响国内外铜价。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