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现货暂跟不上价格上涨步伐
LME铝价自突破2000美元/吨以来快速攀升到了2400美元/吨左右的水平,国内期货市场亦反清淡常态随其而上,市场容量和活跃程度都大大增长。而当前的现货市场状态并不支撑铝价出现如许程度上涨。最为直接的体现是,国内外的现货供给都比较余裕。首先,市场上可报告的库存越来越多,其次,主观和客观缘故原由造成国内消耗疲弱。铝价的上涨动力很大程度来自于商品上涨趋势和对供需的预期,而现货疲弱状态在节后将有所改观。 “看到的”库存越来越多 从可报告库存来看,首先是LME库存。在LME铝价突破2000美元/吨以来的时间内,交易所库存同时是增长的。2005年11月下旬到2006年1月下旬的3个月时间内,LME铝库存增长超过18万吨,其中美国和欧洲的库存在2005年11月中旬开始出现持续增加,亚洲地区库存亦自12月上旬开始渐渐增长。我们可以认为这些库存很可能是流通环节中贸易商所持有的货物在铝价吸引下向交易所进行转移所致。其次是SHFE库存,一个月来增长了将近5万吨,截至上周末,SHFE库存为82213吨。生产商库存方面,IAI所宣布的11月库存数据和2004年底水平相称(2005年12月份的数据还没有宣布),而国内生产商库存没稀有据统计,估计在近段时间需求疲弱的情况下有所积累。 国内生产之减不及需求之淡 国际铝价上涨情况下,资金对国内铝期货市场的关注使得国内铝价出现可观上涨,然而,从国内皮毛对价格(尤其是现货)来看,目前国内市场的价格并不高,这跟国内现货市场疲弱不无关系。 国内市场方面无论是实际照旧生理,都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首先,春节期间消耗厂家普遍歇工,而上游生产即使有减产也是在持续进行。其次,无论是消耗商照旧生产商,临时都不能完全接受目前的价格上涨幅度,对将来的期望也相称有限。因此在快速上涨的价格面前,出现上游乐意出手,下流不接受,铝锭堆放市场的局面。拿交易所增长的库存来说,直接缘故原由是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同时也是现货市场消化供给的能力不济,致使价格被动落后于期货价格的表现。 基于预期的趋势性上涨 因此,对于铝价上涨倾向于用以下两种体例来理解。其一是对将来铝市场供需平衡改善的预期;其二是基金投资商品市场力度加大营造的强势氛围。虽然这些已经是言之已久的题材,然而在近期好像显得更为紧张。 基金关注商品市场是促使铝价趋势性上涨的重要缘故原由,单从指数基金的管理规模来看,2005年,指数基金管理的基金规模在800-900亿美元之间,而2002年只有100亿美元左右。但是,值得细致的是,并不能用常出现的指数基金买入作为铝价上涨的重要理由,虽然LME铝持仓总量近期有肯定程度进步(12月中旬曾达到45万手)。由于,指数商品基金的买入合约集中在近期,而近期LME铝持仓增长重要表现在远期合约上,三月期以内的合约持仓量转变并不显明。也就是说,铝价的出色体现有其自身的内在吸引力。因此,倾向于认为指数基金是铝价趋势上涨的重要驱动力,而近阶段铝价上涨有其自身的吸引力。 对铝基本面的乐观预期是铝价凸起体现的另一基础,供给预期削减照旧重要缘故原由。一方面,2005年取消氧化铝加工贸易之后,中国铝出口就持续在比较低的水平,而随着加工贸易情势进口铝锭数量的增长,中国铝净出口削减到了很低的水平(2005年12月份只有2.5万吨),并将持续下去。另一方面,仍然来自对北美和欧洲部分铝厂可能大幅度减产的预期。 现货阶段性疲弱有望改观 现货市场的疲弱是阶段性征象,将来随着消耗增加速度的加快,市场将出现好转,成为支持价格的力量。 首先是国外市场的消耗状态。最近两个月的数据体现出,北美市场的铝订单数量已经临时结束降落趋势,而在历史上,铝订单趋势的转变每每领先于工业生产1-6个月,因此,将来几个月内北美地区的消耗需求将有所增强。 国内市场同样如此,年后市场压力会减轻,阶段性弱势将有所改观。年后随着消耗厂家生产速度加快,购买量加大,市场的供给压力将会渐渐减轻。因为没有生产商库存的统计数据,并且所看到的现货市场库存也不周全,难以估计这段时间内,国内现货市场累积了多少库存,因此市场消化速度还有待观察。更为紧张的是,假如价格持续升势,贸易商和消耗商对价格的接受能力增强,备货量的增长将使得需求规模远远超过消耗数量。这种需求增加情势为市场提供的动能更大。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