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对世界经济带动作用降落
近年来,在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的刺激下,美国经济渐渐走出金融危急,但复苏进程十分缓慢,导致劳动生产率上升幅度很小。考虑到前期工资降落幅度小,劳动生产率必要“补跌”,目前工资上升幅度更是小于劳动生产率上升幅度,这也是今年以来美国失业率降落,但时薪增速持续疲软的重要缘故原由。据美国商务部数据,雇员报酬在美国小我总收入中占比超过60%,这意味着时薪增速低迷将直接制约小我收入及消耗付出增长,从而限定内需扩张和通胀回暖。 因为内需长期不振,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加的带动作用显明削弱。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按照2010年美元不变价计算,美国经济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对世界经济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11.8%、20.4%、15.2%、19.6%、21.9%、13.0%。 得益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分外是北美、亚洲新兴国家的机电设备、汽车等进口增长,近3年来日本汽车、机械、电子零部件等产品出口增长,拉动了日本经济回升。加之“安倍三支箭”后的多维金融宽松和财政刺激,即央行大量收购国债向市场投放资金,控制国债率达到40.3%,截至今年6月份资金投放量达到GDP的80%,总量相称于2012年底安倍在朝初期的2.7倍,并施行负利率政策等,日本经济开始低速回升,GDP实质增加率从2014年的0.3%回升到2015年的1.1%和2016年的1.0%。今年一季度GDP环比增加0.5%,折合年利率为2.2%。二季度环比增长0.6%,年化增加率达到2.5%。但2012年日本央行提出的2年内实现物价上涨2%,彻底脱节通缩的局面并未出现,这一目标已被推迟到2018年以后。 虽然日本经济有所回升,但不确定性仍较显明。一是人口老龄化发展敏捷,劳动力资源制约因素凸显。二是进出口量、货币汇率等对日本经济影响紧张,世界经济形势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令日本敏感非常。三是2020年东京奥运会之后,资本、人口向大城阛阓中造成的地方凋敝将不可避免,奥运对经济拉动作用也将被抵消。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