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世界经济得益中国稳增加盈利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急导致世界经济“急刹车”,至今尚未走出亚健康和弱增加的调整期。
      与此同时,中国在实现自身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的同时,也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固器和发动机,为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加之路贡献了中国伶俐、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力量:贡献杰出发展启示
      1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斐然:经济总量增加239%,货物进出口总额增加73%,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3亿多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拔。
      国际金融危急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加对世界经济增加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俄罗斯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说,中国是全球经济增加的重要动力,世界各国都对中国满怀期待。
      成绩来之不易。随着中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一些深条理的矛盾和题目凸显出来。对此,中国采用了周全深化改革这剂良方,5年来采取了1500多项改革行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赓续加快,经济稳中向好态势赓续巩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能赓续蕴蓄。
      成绩背后,是中国创新、和谐、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些发展理念引领的,必将是中国发展体例的深刻变革,也将为世界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加6.9%。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路透社认为,该指数体现抢眼,表现中国制造业继承保持强劲势头,中国需求上升有力支持了全球经济增加复苏。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载文说,对“美国制造”而言,中国是增加最快的市场。2006年至2016年间,美国对华货物出口额增加了114%,对华服务业出口额更是增加了逾340%。
      不仅美国等重要经济体,就连太平洋岛国,都与中国经济密切相干。世界银行日前发布报告说,搭上中国旅游发展“顺风车”,是太平洋岛国将来20多年经济平稳增加的最紧张途径。
      一个善于将先辈理念转化为现实举措的中国,一个更高质量、更有用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有信念、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加,在继承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中国方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为世界各国改革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思路”的同时,中国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近年来,世界经济处于疲弱期,发展失衡、治理困境、公平赤字等题目显得更加凸起,珍爱主义和内顾倾向有所上升。世界经济和全球经济治理系统进入调整期,面临新的挑衅。对此,中国向导人提出四个建设目标——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拓荒增加源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建设包容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这四个建设目标,既直面实际挑衅,又富有前瞻性,从源与流、路径和方向等方面,回应了促进世界经济增加的中间义务,提供了治标更治本的长远之策。
      中国提出“一带一起”倡议,为各国实现合作共赢搭建起新的平台,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造新的机遇。今年5月,中国成功主理“一带一起”国际合作岑岭论坛,“一带一起”建设进入新阶段。
      中国提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开业一年半以来,亚投行成员从最初的57个增至80个,共计批准16个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总投资额将近25亿美元。
      中国提议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9月初的金砖国家向导人厦门会晤顺利开启金砖合作第二个“金色十年”,“金砖+”合作模式发出深化南南合作和全球发展合作的强烈旌旗灯号。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发表题为《西方企业正在从中国“一带一起”沿线获利》的文章,文中列举的企业包括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全球工程巨头卡特彼勒公司、工业气体和化学品制造商林德公司和巴斯夫公司、马士基航运集团等。法国能源企业施耐德电气投资有限公司首席实行官帕斯卡尔·特里夸尔直言,对该公司来说,“一带一起”是本世纪初期最紧张的计划之一。
      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斯蒂芬·奥林斯说,从“一带一起”到“金砖+”等一系列倡媾和理念,都是近年来中国为促进世界经济增加所做的努力,这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的作用。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