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迈入稳固增加期
8月30日,国际评级机构美国穆迪公司发布报告,将中国2017年经济增速预估从6.6%上调至6.8%,并将2018年经济增速预估从6.3%上调至6.4%。 对此,路透社在报道中指出,今年前两个季度中国GDP增加速度高达6.9%,这一亮眼的经济数据出人料想,促使穆迪调高了对中国2017年及2018年的经济增加预期。报道援引穆迪副总裁波克尔的表态称,上半年经济的强劲增加得益于中国规模重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也让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有望实现当局既定目标。 《南华早报》在8月29日发表社论称:“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决策者赢得了一场战斗的胜利。”文章指出,中国正在引入市场力量。例如,中国央行会在每个交易日宣布人民币中心价,这一价格通过参照人民币对美元和一篮子货币的收盘价来确定,使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价格基本保持2%左右的浮动区间。“因为贸易和经济体现有所改善,加之当局采取了控制资本外流的有力措施,资本和投资正在返回中国。良性的经济形势可能为中国解决企业债务题目创造紧张的窗口期。” 法新社在9月1日的报道中认为,在经历了多年发展速度放缓之后,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增加重要推动者的经济增速正日趋稳固。该报道指出,因为强劲的海外需求提拔了国内生产者信念,中国8月份的工厂运动正在加速。根据中国官方宣布的数据,今年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7%,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报道援引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发布的报告称:“不管有任何短期题目,制造业升级都将继承。因为当前工业企业对扩大产能持郑重态度,因此我们对中国投资和制造业利润增加的前景持相对乐观的态度。” 穆迪还在今年7月将中国银行业评级瞻望从负面上调至稳固,称中国当局正在增强政策和谐以限定影子银行,不良贷款生成率将保持相对稳固,这将帮助降低银行资产风险,并解决金融体系内更为紧张的失衡题目。 不过,在看好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同时,穆迪也对地缘政治风险、美国珍爱主义、全球货币政策趋紧和中国去杠杆措施的外溢效应发出了警示。路透社指出,在穆迪看来,将来中国当局在继承实现经济增加目标的同时,将始终坚持克制杠杆率上升,这可能导致中国的经济增速渐渐回落。 虽然穆迪在报告中也上调了对韩国及日本今年经济增速的预期,但也强调对亚太地区而言,朝鲜半岛、南海及中东地区的突发事件风险是不容忽视的经济发展隐患。据路透社报道,穆迪副董事总经理达格尔透露表现:“假如朝鲜半岛、南海和其他地区冲突大幅升级,则可能对亚太地区名誉状态产生紧张的不利影响。”此外,美国日益显明的贸易珍爱主义立场也可能会阻碍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穆迪在报告中指出,在解决美国当局认为的不公平双边贸易题目方面,若美国采取周全措施,可能会损害其经济增加。因为上半年经济体现疲软,穆迪已将美国2017年经济增速预估由2.4%下调至2.2%,2018年经济增速预估则从2.5%下调至2.3%。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