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对全球经济增加有信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在刚刚落幕的春季年会上发布了最新一期《世界经济瞻望》报告,上调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3.5%,比今年一月的报告上调0.1%。 报告指出,因为2016年第四季度世界经济增速强劲且有望保持,2017年和2018年全球经济前景较2016年更为乐观。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较强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情绪刺激了商品价格大幅上涨。 IMF透露表现:“因为商品价格的上涨,发达经济体的总体通货膨胀率将持续上涨,但核心通货膨胀率仍处于较低迷状况。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总体通货膨胀率有所回升。只有少数国家因为2015年和2016年初的货币极速贬值,通货膨胀率仍将继承下滑。” 下行压力不能忽视 IMF展望,虽然经济增速妥当,但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停滞导致将来经济风险下行压力仍大。收入不平等和生产率增加率低等长期结构性题目导致发达经济体内部压力日益增大,并产生显明的内向性政策趋势。这威胁到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合作的同等性,更可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国际金融研究中间副主任张明对国际商报记者透露表现:“我们依然不能对2017年全球经济增加过于乐观。” 他指出,首先,已经较高的债务负担将会制约美国当局财政政策的潜在扩大力度,过强的美元汇率也将通过冲击出口与美国跨国公司全球收益的渠道来影响经济增加。其次,欧洲经济持续复苏至少面临三大潜在冲击,一是政治领域新的“黑天鹅”事件是否会继承爆发;二是以意大利为代表的银行业危急如何演化,三是南欧国家的债务题目是否会再度爆发。再次,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落以及企业补库存周期基本结束,仅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能否帮助中国经济成功地稳增加也存在一些疑问。最后,在全球需求难以继承改善、美元汇率依然强劲的背景下,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能否连续2016年的“小阳春”,则是很大的未知数。 而IMF也透露表现,世界经济将来会面临两大挑衅,一是新兴经济面子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二是劳动收入占比降落。 中国经济有韧性 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加6.9%。IMF认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加加快是支持全球经济前景向好的重要缘故原由,IMF预计,中国经济将来两年增速仍将强劲,2017年增速预期为6.6%,高于2016年10月展望的6.2%,2018年的增速预期为6.2%。 IMF透露表现,中国当局的政策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用支持,中国的宏观政策制订加大了对经济稳固性的关注。中国也继承动手解决需求再平衡和工业产能过剩两大经济题目。不过,中国经济依然过分依靠于刺激性政策带来的高速增加和快速的信贷扩张,且中国内部金融系统仍旧复杂,近几个月,随着全球利率上升,收益差距缩小,中国有显明的资本外流趋势,反映了市场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的预期。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杨盼盼对国际商报记者透露表现,瞻望将来,一方面,中国仍将是亚洲乃至全球紧张外需来源。根据《中共中间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期间,中国将执行积极的进口政策,向全球扩大市场开放。中国还将加快亚洲区域内的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区域周全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会商,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维护贸易渠道在稳固亚洲地区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 另一方面,中国正在建立区域金融安全网将来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推动将清迈协议多边化机制做实。在资本流动方面,中长期资金对于亚洲地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中国积极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建设,解决亚洲国家对外融资中面临的期限和货币双错配题目;积极推进“一带一起”倡议,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开发银行建设,发挥丝路基金作用,有助于亚洲国家解决基础设施融资瓶颈题目,提拔经济潜在增加水平。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