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为欧洲带来机遇
日前,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第十九届欧元金融周“中国日”论坛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蕴含的机遇,成为重点话题。 随着今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外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发展。目前,已有101个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其贸易货币之一。欧洲是亚洲之外最紧张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在包括伦敦、卢森堡和法兰克福等在内的离岸中间,人民币存款已具备相称规模。 “人民币‘入篮’只是第一阶段,目前正在开始第二阶段。人民币将不仅在贸易上作为贮备货币出现,还将更多地作为投资货币使用,你们还将看到更多以人民币结算的交易。”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在论坛上如是说。今年5月,中国财政部在伦敦发行30亿元人民币计价债券,这是中国首次在香港以外埠区发售离岸国债,逾两倍超额认购,58%的债券被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投资者认购。 除了人民币债券投资热,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乃至欧洲的金融产业改革,都有着促进作用。贲圣林告诉本报记者,人民币国际化征程走了已有近10年,其间还有用推动了人民币市场化的改革。而且,“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有用增补国际金融、货币系统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治理、金融治理的优化。” “法兰克福作为欧洲紧张的金融中间,在中欧、中德金融合作分外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扮演了紧张角色。”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透露表现,去年11月在法兰克福投入运行的中欧国际交易所,已经并将持续推出一系列有竞争力、吸引力的人民币证券产品链,为欧洲的人民币持有者提供了一个流动性充裕、产品种类雄厚的平台。目前欧洲地区人民币付出清算超过折半在英国进行。中德年贸易额是中英的两倍,德国在华现实投资额是英国在华的1.34倍,中德人民币合作的步伐理应迈得更大、更实。 对此,贲圣林透露表现:“欧洲在新金融领域,例如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领域发展比较晚,与欧洲各国自身的监管体系体例相对比较僵化有肯定关系。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中有4家是中国公司,其他基本为美国公司。 可以看出,在信息经济、互联网金融以及电子商务领域,中国和美国呈现出全球领先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讲,增强和中国的合作,对欧洲培育新兴产业能带来特别很是大的机会。” “尽管近期汇率有所波动,人民币仍是特别很是坚挺的货币。”汇丰银行德国资本市场人民币营业负责人斯文·约尔根森透露表现,中国现在活着界各地都有投资,增强与中国经贸合作是必然趋势,而人民币国际化无疑提供了更多合作便利。 德国联邦银行实行董事卡尔—路德维希·蒂勒告诉本报记者,德国联邦银行一向在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支撑,将来会进一步加大力度。“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持续稳固增加。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正行驶在一个精确的轨道上。联邦银行已经把人民币纳入货币篮子。”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