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下半年国际商品市场或转暖
5月5日,商务部发布报告称,目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仍在低位震动。将来一段时间,世界重要经济体增加前景冷热不均,但团体已基本走出低谷。随着重要经济体投资和消耗需求回稳,下半年国际商品市场有望渐渐转暖。 这份名为《国际商品市场走势》的报告称,世界经济展现出温文增加迹象。美国在重要发达经济体中体现最为乐观。欧元区重要成员德国体现稳固,希腊、西班牙、爱尔兰等国渐渐走出泥潭,企稳增加迹象越来越显明。新兴经济体普遍处于结构调整阶段,但将来仍有增加潜力,分外是发展中大国印度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吸引外国投资,对其本国及世界经济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在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体现渐入佳境、中国经济软着陆、印度经济发力增加带领下,下半年商品市场前景郑重乐观。 报告提示,必要高度关注地缘政治风险对商品市场的扰动。俄罗斯与西方对峙关系、伊朗核会商进程、伊斯兰国ISIS对中东局势的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都将对世界经济以至商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经济低速增加,消耗、投资需求总体不旺,大宗商品需求难有显明回升。在美国经济向好、发达经济体重振制造业带动下,全球企业信念有所回暖,出现了新一轮并购热潮。但是,对于大宗商品需求而言,尽管新的投资动向和技术革命带来了新材料开发和对传统材料的新应用,对有些原材料如部分有色金属、稀土金属、化学品等产生新的需求,仍不足以明显拉动团体市场需求。 报告认为,强势美元成为压抑商品市场的一个紧张因素。当前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走势分化显明,货币政策甚至背道而驰,导致频繁的资本市场异动和汇率波动。美国经济复苏之势愈发明朗,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而欧元区、日本等其他发达经济体及新兴经济体增加缓慢,其货币政策可能会继承保持宽松甚至加码。预计2015年美元走强的局面仍将连续,即使商品需求有所恢复,商品价格也难有大的起色。 报告最后指出,大宗商品需求增加缓慢,供应能否克制过快增加是疲弱市况下价格走势的决定性因素。上一个大宗商品上涨周期大大刺激了资源、农业领域投资,至今产能仍在陆续释放。报告认为,从根本上扭转供给过剩局面尚需时日。市场必要在经济渐渐向好的大环境下,在较低价格水平上达成新的供需平衡,渐渐消化前期高库存,并进而推动价格温文回升。 (来源:中新财经)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