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份国际市场商品价格变动简析
2月份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涨跌互见。价格变动最为敏感的初级产品价格一起上行,价格的总体水平继上月略有挺升后再会上扬。据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每周编发的、综合反映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转变的“世界商品价格指数”(不含石油),如按美元计算,继上月上升0.8%后,2月份初步统计平均较上月再升2.9%。同期,按英镑计算的路透社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继上月上升1.7%后,2月份也再升3.2%。 各类重要初级产品价格普见攀升。质料类商品价格续升4%(按美元计算,下同),其中尤以农产品质料类商品价格升幅为大,全月平均较上月上升4.9%,有色金属类商品价格也升3.3%;食品饮料类商品价格则升2.1%。如分别就各重要商品而言,则以咖啡、木材、锌、镍和自然橡胶等价格上涨尤烈,2月份平均较上月各升逾5%,其中咖啡价格更升达15.6%;其次,锡、锑、可可、亚麻油和椰干等价格各升逾3%,原油、铜、铝、铅、大米和棉花等价格也分别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除初级产品外,2月份一些重要工业制制品如苯、汽油、苯乙烯和棉纱、布等价格也各有上涨,其中苯价更涨达16.9%。 2月份国际市场很多商品价格续呈上行或出现回升,重要是受以下一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 其一、一些产品的产量预计将有降落。如据报道,因为受紧张霜冻影响,2005/06年度世界重要生产国家巴西咖啡的产量预计将较上年度剧减13.8%,全球供给也将出现约32万吨的不足;与此同时,因为遭受紧张干旱打击,产量可能受损,越南咖啡出口商也大都持货惜售,引起咖啡价格出现猛涨,一度并曾涨达其两年来新高。受天气不良影响,2004/05年度占世界出口近90%的加拿大亚麻籽产量预计将较上年度剧降28.1%,达12年来新低,价格更一度涨达空前高位。此外,自然橡胶、椰干和糖等产量预计也将出现降落,价格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其二、市场需求有所增加。近期美、欧部分地区冰冷,对取暖用油需求大幅增加;加之国际能源机构2月初对原油需求的展望有所调高,预计2005年全球原油平均需求量将达8400万桶,即较上年将增长152万桶;而1月份因为欧佩克实施日减产100万桶,全球原油的日供给量却削减了64.5万桶,引起市场对原油供给严重的忧虑,价格随之也加剧上升,纽约市场原油期货收盘价一度并曾再次突破每桶50美元大关,创3个多月来的新高。在美国经济持续增加,分外是2月21日美国将其2004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加率由原来的3.1%上调为3.8%,表现美国经济增加前景优秀的刺激下,世界有色金属、木材等市场需求增加,价格普呈上扬,铜价更创出了其16年来的最高纪录。 其三、受政治局势、印度洋海啸和谋利等一些一时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如市场忧虑可可主产国科特迪瓦国内局势严重可能影响其可可丰收;印度洋海啸灾区救灾重修强力拉动对木材等需求增加;有色金属、原油、咖啡和可可等市场大量谋利性买盘的涌现,也在肯定程度上对价格的上涨起着火上浇油的作用。 其四、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带动和支撑了一些下流产品价格的上涨。如原油价格上涨,带动和支撑了苯、汽油、石脑油和苯乙烯等价格上涨;棉花价格上涨对棉纱、布价格上涨,也有肯定的带动作用。 2月份也有一些商品价格仍有下跌或出现转跌。如与上月比较,菜籽油、茶叶等价格各跌逾5%,蓖麻油、葵花籽油、钢筋和羊毛等价格也各有程度不同的下跌。这些商品价格的下跌,重要是因为产量预计将有增加,供给益见充裕。如据最近预计,继上年度增加17.4%后,2004/05年度世界油菜籽的产量将再增加14.8%,其中欧盟25国产量更将增加37.1%。同期,重要生产国印度蓖麻籽的产量预计也将增加15.3%。葵花籽油、钢筋和羊毛等则因需求削减或受澳元走强影响,价格有所下跌。 作者:郭培兴 研究员 商务部 研究院 (信息来源:贸研院子站)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