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飙升 空调业向左向右照旧向前
伊拉克战争爆发以后,国际原油价格一起飙升,带动大部分产品原材料也跟着涨价。一贯企盼市场价格“复苏”的空调业,能否借此机会“咸鱼翻身”? 已经风俗于年年看跌的消耗者,恐怕对此不敢苟同。涨,意味着风险;降,意味着更大的风险。 向左走?向右走? 左边:成本预计再涨10% 迩来,国际石油价格一起攀升,带动了以能源消费为主的空调原材料赓续涨价,这给原本就已经竞争过于激烈的空调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据业内人士介绍,以钢材、塑料为代表的关键性原材料成本至少占空调整机成本的1/3,而连年赓续的价格战已经使部分空调企业的毛利润降低至1%-5%。为此,有较强实力的空调企业选择了走高端路线,以技术保持利润空间。 据了解,在空调的原材料中,最让厂家承受不了的是国内钢铁价格的攀升。进入10月份以来,全国钢材价格出现周全上涨态势,最高涨幅达到30%,这对“用钢大户”家电企业来说,成本至少进步10%。 原材料的上涨,加之国家宏观调控、银根紧缩等一系列外部环境的转变,同时行业竞争过于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一起走低,很多抗风险能力稍差的空调品牌已经被迫选择退出,其中包括万家乐、小鸭、威力、光大、天元等国内品牌。同时,像伊莱克斯、凉宇、双鹿、波乐、德贝里克等一些国外品牌也已经或退出中国市场或改做零配件。 伴随着中国空调行业的赓续洗牌,空调行业的品牌格局也有了一些转变。分外是外销市场的急速成长,打破了历来以内销顺序为主导的品牌格局。志高、TCL等一批新兴品牌借助外销,敏捷上升,已经跻身于行业前列。 右边:整机价格陷入泥淖 一样平常情况下,产品成本的上涨必然带动价格上扬,但这条规律在空调业却屡屡失效。最显明的例子就是去年和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得特别很是厉害,但空调价格却只降不涨。 造成这个近况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最紧张的一点,就是近年来国内空调业资源整合的幅度很大,包括扩建生产基地、打造优化贩卖渠道等。行使这一体例,空调厂家可以消化部分成本压力,保持市场价格的稳固及增长克制竞争对手。 2005冷冻年,这种资源整合的趋势更加显明,因此,厂家早已对整机价格定位在稳中有降的基调。 另一方面,从渠道来看,无论是国美、苏宁,照旧品牌代理商,都同等认为,厂家消化吸取一部分压力后,渠道商没有理由上调价格。至少从目前来看,还没有调整价格的迹象。 虽然市场上有一些涨价的呼声,但据国美电器的有关人士分析,这只是厂家炒作的手段之一,究竟会不会涨还得取决于市场。“拿彩电尴尬刁难比就能看出,众所周知,彩电成本近几年一向在上涨,但彩电的价格却还一起走低。这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目前,彩电产品的同质化程度相称高,厂家的生产能力远宏大于市场需求。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削减库存压力,企业就不得不频频降价以保住市场份额。空调业如今的境况也差不多。”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2005年空调上游的价格涨幅很大,但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前提下,厂商都不会轻易离开“轨道”,把本身置于不利局势。 前边:新产品新技术才是出路 激烈的市场竞争、生产成本的上升使厂家的压力增大,如何冲出重围,霸占一席之地? 业内资深专家透露表现,在消耗者对价格关注度相称敏感的今天,通过提价来维持市场份额已不可能。厂家只有通过技术革新,开发高端新产品来填补中低端产品失去的利润,智能、变频等新技术将成为厂家的主打。 “随着消耗者的购买生理越来越理性,厂家的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加上卖场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电产品的价格正渐渐趋于合理。即使部分产品会因涨价而微调,但团体家电产品价格普调的可能性不大。”一位渠道商分析道。 看来,原材料上涨并无法从根本上对家电行业产生影响,而家电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进行新技术的开发、产品的创新才是上策。 (消耗日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