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预备金率或再上调 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削减
SMM网讯:央行日前透露表现,下半年将进一步增强和改善流动性管理,合理搭配公开市场操作、存款预备金率等工具,保持银行系统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这是央行继今年5月份第三次上调预备金率之后,时隔两月再次公开提出使用“存款预备金率”。 此次重提,是否意味着为管理银行系统流动性,央行已在酝酿预备金率的再次调整?对此,业内人士透露表现,下半年经济增速不尽乐观,货币政策总体应为适度宽松。但因通胀预期及热钱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并不能排除上调预备金率或者“补偿性加息”的出台,前者的时间窗口或在今年10月份。 通胀预期抬头 目前市场对于通胀预期的抬头已有警觉。央行在上周六举行的会议上提出,坚持把处理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而在稍早宣布的《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中,央行也曾透露表现对物价上涨的可能性仍要保持小心。 多家机构展望,CPI的上行峰值将在三季度到来,7月份CPI有望创下年内新高。野村证券、摩根大通等海外投行就认为,7月份CPI涨幅可能跃升至3.5%,除上调存款预备金率外,年内也将至少加息27个基点。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告诉记者,7月份CPI高企并不意味着将要上调预备金率。滕泰透露表现,7月份的新涨价因素较多,分外是猪肉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下半年当局控制通胀的力度将会较大,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预计CP涨幅在8月份之后将会缓慢回落。 申银万国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影响通胀预期的五大条件中目前仅有CPI在上涨,新的调控手段出台也必须同时与经济转变发展相适应。李慧勇认为,由此看来,只要热钱不陡增,预备金率就不会上调。 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削减 目前来看,下半年公开市场共计有2.44万亿元央行票据及正回购到期(到期资金后期将动态增长)。其中7月份居首为7480亿元,11月和12月份最少,分别为925亿和900亿元。较上半年而言,央行总体对冲压力不大。市场人士称,这也为公开市场各期限品种的运用留下了充足空间。 国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李怀定认为,8、9月份公开市场到期量相对较少,且目前市场形势下的3个月、1年及3年期央票皆可均衡运用,单个工具所承担的回笼压力不大。央行能够将上述数量型工具天真组合使用,而28天期限的正回购工具也有望重启。李怀定透露表现,即使将来上调预备金率,时间窗口也不会在近两个月。 数位债券交易员称,央行这次表态也表现,不排除有在将来停发3年期央票而上调预备金率的可能。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宽松 除了加息等价格工具以外,央行一样平常通过公开市场的货币投放或回笼以及存款预备金率的调整等,来进行数量型管理。其目的正是为了使银行系统的流动性处于合理水平,既不泛滥又不过于严重。从5月下旬至7月中旬延续8周的净投放来看,央行已持续向银行系统输送流动性达9570亿元,释放了今年春节后净回笼资金量的绝大部分。可以说,当前市场团体流动性水平正处于宽松渐趋常态之中。 反映市场资金面余裕度的重要指标质押式回购利率,已维持相对低位近一个月。前两周开始的净回笼已回收流动性1650亿元,7月30日的隔夜及7天回购利率加权为1.4771%和1.6733%,表现该资金价格仍处于近三个月以来的低位。中国货币网统计数据也表现,进入7月以来,国有大行与股份制银行在质押式回购市场净融出资金的总量在日均2000亿元上下。这些都注解,即使央行已在公开市场开始净回笼,但短期内并未改变资金面较为宽松的格局。 西南证券分析师薛娇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表现,央行此次重提预备金率工具的说法,或许是注解下半年政策并不会过于放松,可以理解为在目前形势下只要不分外收紧就意味着适度的宽松。“在兼顾平衡对银行业自身负面影响的同时,央行上调预备金率应该会出如今三季度末。”薛娇认为。 信息来源:中证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