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检验表现 国内阀门质量令人担忧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信息网 择要:在对部分省市阀门质量的抽检中,有一些小企业的产品质量存在很大的题目,而导致这些题目的重要缘故原由是生产厂家偷工减料,企图以次充好。尽管我国阀门行业的团体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产品质量还不够稳固,如跑、冒、滴、漏征象在国产阀门中还经常出现。专家提示广大生产企业,质量仍然是目前行业的重要题目,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保证产品的高质量。 近期,浙江检验检疫局在对省内一家阀门企业出口的一批770箱、71020只、货值5.8万美元的阀门进行抽样检验时发现,其中有大量“1/2”球阀因壳体开裂导致壳体试验不合格,远超检验规程的次品率上限。对此该局出具了不合格关照单,要求企业对这批阀门进行返工清理后再进行复检。然而,在这家阀门企业称已悉数进行了压力试验并已剔除掉不合格品后,浙江检验检疫局派员进行复检,效果发现壳体压力试验不合格的次品照旧偏多。经解剖测定,这批阀门的壳体很薄,显然是偷工减料所致。对此,检验检疫局出具了不合格关照单,不准其出口,并将进一步增强对这家企业的检验监管。 铜是阀门类产品的紧张原材料。2006年以来,因为铜、锌等原材料价格猛涨,而阀门产品出口价格难以响应涨价,不少生产企业为了赚钱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于是就采取了这种偷工减料的方法。还有的厂家为了招揽客户,承诺客户必要什么阀门,他们通盘提供,产品质量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浙江衢州一家化工厂的张老板就抱怨说,他们采用的不锈钢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等产品良莠不齐,一些阀门跑、冒、滴、漏征象紧张,给生产带来不少安全隐患,这种状态实在令人担忧。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国内阀学生产主干企业已能按ISO国际标准、DIN德国标准、AWWA美国标准等国际标准设计制造各种阀门,行业的团体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但质量上还不够稳固,如跑、冒、滴、漏征象在国产阀门中经常出现。分外是在阀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采用替换材料加工阀门的征象就比较常见。如用铁球代替铜球,用铁镀铜的阀杆、阀帽代替铜阀杆、阀帽,用塑料密封圈代替塑料王(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因为替换材料的性能不稳固,必然导致阀门质量降落。2006年前三季度,浙江检验检疫局共查出26批出口阀门不合格,数量超过77万只、货值84万多美元。 据展望,将来市场阀门的最大用户是石化、电力、冶金、化工和城市建设等行业。而这些行业需求最大的阀门产品重要为高温、高压、锻造的先导式闸阀,金属密封、油密封AVDCO阀,制品油用撑开式软密封旋塞阀,大口径紧急切断蝶阀,高压大口径上装式球阀,锻钢高压大口径截止阀等。虽然市场是块诱人的大蛋糕,但技术含量和质量要求高,尽管国内阀门行业各生产厂家正渐渐加大科研和开发力度,积极开发这些新产品,但目前产品质量仍是制约瓶颈。 据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阀门分会资料表现,我国具有肯定规模的阀学生产企业2000余家,大多数分布在江浙及中原一带。以温州阀门业来看,每年的贩卖额达到200亿元,占国内市场40%左右。为突破产品质量瓶颈,被誉为“中国泵阀之乡”的温州永嘉县当局,从2006年8月开始率先在阀门行业实施名牌培育质量提拔工程,计划用两年的努力,使阀门行业的企业质量管理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企业和产品质量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有显明进步,初步形成阀门行业在规模、技术、人才和品牌等方面的显明区域上风,最终使永嘉成为全国优质泵阀产业基地。 为此,业内人士指出,阀门行业一方面应大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辈标准,严酷贯彻现有的国家标准,狠抓自身的质量管理;另一方面,应继承开展内、外漏攻关,严酷机械加工工艺,大力推广新型密封材料,尽快解决跑、冒、滴、漏等质量题目。 中国阀门信息网提供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