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涨势迅猛 前景看好——2006年有色金属价格转变情况及200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2006年,国内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团体呈大幅上涨态势,分外是二季度和四季度价格大幅波动,多数品种都创下了历史高位。预计2007年,有色金属价格总体将继承有所上涨,但幅度将较2006年有所减缓,个别品种有可能回落。
      2006年重要有色金属价格回顾
      2006年,在需求稳固以及近年来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国际国内谋利资金赓续进入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引起包括有色金属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1~5月,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6、7月份价格在剧烈波动中大幅回落,经过两个月的稳固盘整后,四季度价格又恢复涨势。
      ——重要有色金属品种价格大幅上涨,尤以铜、镍、锡为最。
      2006年1~5月份,国内36个大中城市现货市场电解铜、铝、锌、铅、锡、镍等6种重要有色金属周全上涨,5月中旬,除铅、镍以外,均达到全年的最高价格,分别是每吨75926元、23334元、34457元、11877元、90805元、19.68万元,比年初累计上涨了78%、21%、108%、17%、20%和54%。5月以后,铜、铝、锌、铅、锡价格高位回落,并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镍价也有所下跌。8、9两个月,有色金属价格总体呈现高位企稳态势,至9月份,有色金属价格涨幅已经超过前3年之和。其中,电解铜和锌价格上涨幅度较高,36个大中城市现货市场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吨60062元和25918元,比上年同期分别上涨77.76%和96.52%。电解铝、铅、镍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吨20588元、11766元和19.51万元,涨幅也分别达到21.77%、26.18%和24.58%。
      2006年10月以后,有色金属价格走势略有所分化,但仍然保持坚挺。其中,铜价高位中小幅回落,锌、锡价恢复上升势头,但仍未达到5月中期的今年最高价,镍、铅价格大幅攀高,创造历史新高,成为亮点。至12月尾,36个大中城市现货市场电解铜、铝、锌、铅、锡、镍现货价格分别达到每吨67250元、21997元、34324元、15036元、89056元、313300元,其中,铜、铝、锡价格比5月中期价格低11、6和2个百分点,镍、铅价格在5月中期的基础上又上涨了59%和27%。从全年情况看,6种金属价格分别累计上涨了58%、15%、107%、48%、18%和145%。
      ——国际有色金属价格涨幅更大,创造历史新高,期货、现货单日波动幅度也为历史之最。
      2006年4月、5月,国际市场铜、锌、镍价格出现暴涨,铜现货和期货价格一度创下8800美元和8600美元的历史最高价位。期间,受国际谋利资金多次买盘和抛盘影响,国际铜价出现剧烈波动的“过山车”征象,出现历史最高单日涨幅,跌幅也达到2005年年初以来的最大。5月19日伦敦金属交易所3个月铜期货价格下跌6.7%,创2005年1月4日来最大单日跌幅。5月23日伦敦铜期货价格大涨880美元达到8460美元,涨幅高达11.6%,是历史最大单日涨幅;纽约商品交易所铜期货价格涨幅也高达12%。
      有色金属价格总水平三季度出现回落后,四季度锌、锡、镍价格继承大幅上涨,均创造了历史新高。年底,铜、铝、铅、锌、锡、镍现货价格分别为每吨7030美元、2702美元、1626美元、4378美元、10038美元、31892美元,与上年底相比,分别上涨65%、19.7%、45.2%、48.4%、15.62%、136.3%。
      2007年有色金属价格走势展望
      2006年国内国际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涨是经济快速增加、需求茂盛、供给增加缓慢、谋利资金炒作等因素综合作用的效果。2007年,有色金属价格将受以下因素影响:
      ——全球经济增加放慢但增加势头依然强劲。
      2007年的世界经济仍然有望保持增加,但增速可能趋缓。世界银行展望,美国经济2006年GDP增加率为3.5%,2007年GDP增加率为3.3%,虽略有降落但仍能保持稳固。因此,美国2007年金属需求仍趋于稳固,不会有显明下滑。分外是作为有色金属需求的重要国家,中国和印度等重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继承保持高速增加势头。2007年,高于趋势水平的消耗量加之供应停止,可能会导致金属市场一向呈供不应求的局面。
      ——谋利资金数量继承增长,美元持续贬值难以逆转,罢工等不确定性因素推高价格。
      近几年来,分外是2006年,谋利资金对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越来越显明,成为推动价格上升的紧张动力。加拿大金属经济组织研究表现,2002年之后,随着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全球有色金属总投资逐年增加,2006年达到71亿美元的最高水平。对于目前的美元贬值情况,中期内美元可能进一步贬值,而且美元贬值或许能够部分缓解美国重大贸易逆差导致的失衡状态,这将有助于修复全球经济失衡,对价格上涨形成拉动。同时,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气候转变等,将成为影响价格走势的最紧张的不确定性风险,这些风险总是使得有色金属价格涨多跌少。
      ——有色金属库存总体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最近,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库存增加很快,对市场造成较强的生理压力。不过,尽管库存相对增加率较快,但绝对量仅相称于全球2~3天的消耗量。12月尾,LME铜、铝、铅、锌、锡、镍库存分别为17.8万吨、9.9万吨、4.15万吨、8.92万吨、1.28万吨、0.71万吨,与年初水平相比,铜、铝库存分别增长了93.5%、97.4%,铅、锌、锡、镍库存分别削减了5.7%、77.8%、17.9%、80.5%,与2002年中期的库存相比,则分别削减了81.5%、16%、78.8%、86.3%、63.7%、75.3%。
      ——从克制价格上升的因素看,有色金属生产成本降落以及有色金属价格处于历史上涨周期之顶端,面临回调压力。
      从长期来看,金属价格取决于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在曩昔30年中一向处于下跌状况。从价格周期上看,以最具代表的铜为例,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36年走势图上,根据价格的涨跌幅度,可大致分为4个周期(价格从高到低到高):1970~1978年、1978~1986年、1986~1993年、1993~2004年,每个周期平均运行6~8年,但每隔两个周期进行的时间调整要相对延伸1~2年。因为前周期的时间起点为1993年,按照平均周期6~8年并适当延伸1~2年,那么最近一个周期高点恰好落在2005年前后。而2006年价格继承出现大幅上涨,可以视为价格惯性。但从价格波动周期看,基本上已经达到顶端,2007年有色金属价格将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分外是一些高价位的品种,可能向合理价位回归。
      不同品种,价格走势可能略有不同
      铜:2007年全球铜需求增加速度在放缓,但仍高于历史峰值水平,增加步伐将超越供给增加。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耗大国,中国消耗将会决定铜价格走势。从目前情况看,中国需求还没有削弱迹象,这将继承对铜价形成支撑。目前已知的中国在建、拟建的铜冶炼项目总规模超过250万吨,其中2006年投产及2007年将要投产的产能总量达到150万吨,这有助于增长供给。但因为全球铜精矿供给的严重形势,铜精矿供应短缺将是2007年中国精铜产量增加的瓶颈。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公司称铜精矿市场2007和2008年仍将出现产量缺口,缘故原由是冶炼产能超越矿产品供给增加。总体看,2007年,铜价将继承高位运行,下半年有可能出现一轮上涨行情。
      铝:尽管美国房地产降温,但欧洲和亚洲地区经济却仍保持茂盛增加势头,会带动铝市场消耗平稳增加。国内电解铝出口削减,欧洲铝锭供给严重,将推动国际铝价进一步上涨,2007年上半年铝市仍可看好。从2006年11月1日开始,我国对电解铜、铝、镍等有色金属加征15%的出口关税。因我国是铝出口大国,有色金属出口关税增长对铝的影响最大,有利于增长国内供应,降低国内铝价。我国电解铝产能过剩,因为上游原材料氧化铝价格赓续降落,而电解铝的价格却在上升,这将促使过剩产能快速释放,预计2007年国内将新增200余万吨的产量,对下半年国内价格形成较大压力。
      锡:印尼是全球最大的锡生产国,年产锡12万至13万吨,而全球总产量约35万吨。印尼锡生产情况对全球锡价影响极大。2006年10月,印尼当局开始取缔无合格允许证的小型熔炼厂,将对其产能产生紧张影响。预计2007年将继承保持上升通道,但因为当前锡价已经达到历史高位,再次大幅上涨的可能不大。
      铅、锌:目前,我国电解铅处于供大于求状况,前期价格上涨重要是因为出口大幅增加的短期效应,取消精铅和铅蓄电池出口退税将对电解铅价格产生较大影响,预计2007年上半年国内铅价将小幅降落,但因为全球库存偏低,降落幅度不会太大。我国强劲的需求抵消了锌矿石产量增加,预期2007年全球锌市将会短缺31.5万吨,导致库存继承降落。同时,南非库博公司在纳米比亚的铅锌矿发生罢工,前景不明,这些因素将会长期继承影响锌价,预计2007年锌价将呈现大幅上涨态势。但因为锌价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短期内可能出现小幅回落。
      镍:2006年1~10月矿山镍产量较2005年同期增长4.5%,但全球镍市仍短缺95000吨。近期新克里多尼于Goro项目和澳大利亚Ravensthorp镍矿等项目纷纷推迟投产。因为不锈钢需求强劲,而库存减至历史低位,世界各国近几年在镍矿勘探方面没有取得突破,往后几年镍的供给仍不能知足需求。预计2007年全球镍消耗为145万吨,增加5.2%,显明低于2006年的增幅;镍供给量为146万吨,市场供给过剩为7000吨左右。2007年下半年,全球不锈钢市场将再次转入周期性低迷,镍供给严重局势将短暂缓解,价格居高不下也肯定程度上克制了国内的镍消耗。但长期供需严重趋势不会大幅改善。总体看,预计2007年镍价将先涨后跌,总体仍将高于2006年水平。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