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接连出招欲解小企业融资难
中国银监会10月8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该规范性文件旨在为小企业融资难“松绑”。 引人注目的是,根据这个新规定,商业银行对小企业授信将不执行“零风险”考核和终身追究制。这与银监会2004年出台的《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有很大不同。 就在此前的10月5日,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其中规定,由中间财政预算安排,设立专项资金用来支撑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中小企业每个项目最多可以获得200万元无偿资助。而以金融机构贷款为主投资的固定资产建设项目,则可以采取贷款贴息体例获得资助。 除无偿资助外,财政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政策的落脚点也在银行贷款上,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态度如何尤为紧张。交际学院国际经济系欧明刚博士告诉记者,虽然银监会宣布的指引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并没有强制性只是参考实行,但指引的出台在政策层面上为小企业贷款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因此对解决小企业融资难有积极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经营存在“垒大户”的倾向,银行围着大企业转,中小企业贷不着款。中小企业抱怨银行的“门难进”,银监会也担忧贷款风险集中在大企业身上。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就曾透露表现,开展小企业贷款营业是调整银行资产结构、提防银行经营风险的理性选择,也是以体系体例机制创新促进银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紧张行动。 在操作层面上,曩昔因为银行对小企业贷款时,仍然使用大型企业的评级系统,如考查其有没有充足的抵押物,能不能达到规定的财务指标。小企业一样平常难以提供担保和抵押品,而且每每财务不清账目不明,银行难以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对贷款风险没有把握,即便有钱也不敢贷。 曩昔的一年多来,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正视小企业贷款营业。工商银行制订了《开拓中小企业信贷营业引导意见》,强力推动分支机构开展小企业信贷服务;招商银行印发《促进中小企业信贷发展指引》,增强发展小企业贷款的战略规划。不过,全行业并没有较为权威体系的规范,尤其是信贷员头上“零风险”考核和终身追究制的紧箍咒还没有除掉。 此次银监会发布的指引取消了“零风险”考核,而是建议商业银行设定科学、合理的小企业坏账容忍度。取消终身追究制,规定商业银行经检查监督和责任认定,有充分证据注解授信部门和授信工作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指引以及商业银行响应的管理制度勤勉尽职地履行了职责,在授信出现风险时,应免除授信部门和相干授信工作人员的合规责任。 专家指出,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客户融资体例会渐渐从银行融资转向资本市场,小企业每每才是稳固的客户源。事实上,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紧张。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已占到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成左右。 外资银行已经盯上了具有潜力的小企业贷款市场。今年8月,渣打银行勇敢扩展了其针对中小企业的“无抵押小额贷款”营业,营业范围扩大到上海、深圳、北京和天津四大城市。渣打银行中小企业理财中国区总经理黄丽芬明确透露表现:“中小企业贷款是我们很看好的一项营业,即使前两年赔钱,我们也要坚持做下去。” 今年上半年,我国小企业贷款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不俗的体现。据银监会统计,上半年我国重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2.64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412亿元;授信小企业数量为77.86万户,比年初增长1.59万户,不良贷款率降落1.87个百分点。 不过,欧明刚也透露表现,取消“零风险”考核和终身追究制并不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题的关键。“关键还看商业银行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在中小企业贷款营业上的激励措施。只要银行信贷人员有充足的压力和动力,就有办法推动这项营业”。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