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业矛盾仍然凸起 直面高就业率下的就业难
一方面是门生感叹就业艰难,一方面是就业率持续攀升;而不真实的就业率很可能误导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判断和政策的制订。 “我们班34人,到目前为止,找到工作的不足一半。女生找到工作的更少,只有1/5左右吧。”中国传媒大学应届硕士卒业生小李告诉记者:“我摒弃了所学专业,去了一所高校做行政工作。我不敢提月薪要求。” 小李告诉记者,他了解的应届本科卒业生就业情况更差,找到理想工作的寥寥无几。 随着就业难的加剧,大门生的期望月薪也一降再降。有专项调查表现,1.58%的门生为了职业理想可以接受“零工资”,有66%的门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 而北京市劳动保障局日前吐露,今年北京地区本科卒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8%,研究生为90.1%,专科生为80%,与去年基本持平。 教育部今年的数据还未宣布,去年全国通俗高校卒业生就业率近73%,实现了245万卒业生就业。 一方面是门生感叹就业艰难,一方面是就业率持续攀升。就业率能否反映门生就业的现实情况? “这可能是从教育部门得来的数据,是从黉舍的签约率来统计的。”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就此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实上,这种数据代表性不是很强。由于一纸协议不能代表现实就业,有的协议的真实性也值得嫌疑。” 同是就业率,中国社科院教育蓝皮书《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调查表现,2005年应届大学卒业生真正签约者只有33.7%。其中,一半人认为所找到的工作“一样平常”,37.4%的人对于找到的工作感到写意。 中国劳动学会研究员牟达泉告诉记者,当前许多地方在就业率指挥棒的指引下,把就业率当成了“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使得虚伪就业率为祸甚烈。而不真实的就业率很可能误导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判断和政策制订。 “事实上,目前大门生就业矛盾还很凸起。”张车伟说。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国家相干部委屡屡发文,要求解决大门生就业难的题目。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指出,今年二、三季度就业形势趋向严厉。题目最凸起的首先是高校卒业生,缘故原由是就业总量大,结构性矛盾凸起。2006年全国通俗高校卒业生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22%。据人事部有关调查数据,预计今年全国对高校卒业生需求约为166.5万人,比去年现实就业削减22%,总量矛盾进一步加大。 “今年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应届卒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民政部门还要给短期内无法就业,生活有困难的卒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这是6月1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等14部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切实做好2006年通俗高等黉舍卒业生就业工作的关照》中的要求。 国家发改委也透露表现,将增强部门和谐和组织指导,努力贯彻落实鼓励高校卒业生面向下层、自愿服务西部的各项政策措施。 大学卒业生就业难的状态日益严厉,是不是我国的大门生已供过于求?就业难的缘故原由究竟在哪里? 牟达泉认为,目前大门生就业难题目只是社会的表象。从根本上说,我国的大门生并不多。目前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是19%,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世界教育报告》,1994年,西方国家的高校毛入学率均已超过了30%,其中法国、加拿大、美国等7个国家超过了50%。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由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或普及化阶段而带来大规模的大门生失业。 张车伟认为,目前的大门生就业难与国家经济结构密切相干。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就业岑岭。目前我国经济第二产业比较发达,大多为创造生产性岗位;第三产业还相对滞后,而大门生就业重要瞄准的照旧第三产业。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题目及政策建议》表现,我国2006年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数量达1400万人。在新增的劳动力供应中,全国通俗高校卒业生达413万人,卒业生总数为2001年的3倍多。 劳动科学研究所就业与劳动力市场研究室研究员张丽宾认为,大门生就业难重要缘故原由有四:第一,目前的就业体系体例并未理顺,没有完全市场化;第二,大门生自己未市场化;第三,劳动力市场环境不完美,劳动力流动、合理配置还有不少人为停滞;第四,高校培养的大门生与市场还有差距。 “这种就业难状态不是一天能解决的,必要当局、高校、门生等各方都做些努力,共夹杂解难题。”张丽宾说。 张车伟认为,解决当前的就业矛盾,首先必须关表明决劳动力技能与需求不匹配的题目。比如大学教育的培养方向和体例,进步大学卒业生的实践技能,适应市场需求,培养技能型、生产型的人才。改变了供应结构,就业题目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另外,大门生的就业观念也应当适应转变。扩招后数量急剧增长的大学卒业生,就业方向却仍然集中在大城市、白龄阶层、管理岗位。“但事实上,当前经济增加的体例决定了对生产性人员的需求特别很是茂盛,而管理岗位数量增长不多也不快,日趋饱和,其效果就是大门生的期望值与现实情况之间矛盾凸起。”张车伟说。 针对大门生就业难题目,牟达泉认为,当局应该多创作育业岗位,消弭跨地区就业的停滞,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条件,为企业生存与发展创造好的环境,加强企业对劳动力分外是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大门生的吸纳力。 来源:市场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