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迸发新活力
编者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今天开幕,会议将谋划“十一五”发展蓝图。在即将曩昔的“十五”期间,我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紧张思想为引导,周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周全建设“平安浙江”,加快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十五’精彩回放”分外报道,分10篇回顾“十五”以来分外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精彩之举,敬请关注。 [极新标杆] ●浙江生产总值2004年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大关,全省财政总收入位居全国第四。 ●2004年全省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总量1979.65亿元,居全国第四位;总资产报酬率4.7%,居全国首位;净资产利润率11.4%,居全国第二位。 ●目前,浙江民营经济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1.3%;200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中,浙江分别占183家和26家,均居首位。 ●2004年中国企业“500强”中,42家浙企上榜;其中,国企、民企、股份有限公司“三分天下”。 [亮点评说] 浙江省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卓勇良:“十五”以来,浙江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重要得益于我省不懈坚持体系体例与机制两大创新的累积效应。企业活力进一步释放,国企、民企生产经营过程的服从越来越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赓续加强;同时,加快变化当局职能,浙江的当局职能与企业活力并行不悖,从而转化为强劲的经济发展新上风。 有人说,浙江的每一寸地皮上都跳动着经济细胞;也有人说,每一个浙江人的血脉深处都流淌着创业基因。 正是在一组组市场经济细胞的活跃“裂变”中,正是在一个个创业主体的精彩“演绎”中,浙江经济在中国经济版图上书写辉煌。 我们欣喜地看到,浙江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交相辉映,成为一对刺眼的双子星座: ———量在扩张。今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核准的国有资产运营分析报告数据表现,2004年浙江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幅度超过8%,总量逼近2000亿元,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名列前茅。与此同时,上半年浙江个私经济也保持了稳固的增速,产值突破5000亿元,增幅超过10%。 ———质在提拔。最新出炉的2005年度中国企业500强,42家浙企上榜,国企、民企、股份有限公司“三分天下”;几乎同时揭晓的200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占据183席,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浙江占据26家,双双位居全国第一。 这是省委、省当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浙江现实,推进改革创新的效果。2002年12月,省委书记习近平到宁波、台州、温州等地宣讲十六大精神时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摇动”,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强大国有经济,鼓励、支撑和指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承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在2003年7月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省委提出了“八八战略”,这是我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紧张思想为引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捉住紧张战略机遇期,积极推进经济社会新发展的庞大战略。在这一战略中,把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系体例机制上风,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赓续完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体例作为第一位的义务。近几年来,我省各地深入推进这一战略,创造各种条件,放手让统统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努力使统统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国有经济振兴,事关大局。2004年6月,习近平深入省属国企调研,并主持召开了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强调从团体上搞活搞好省属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与控制力。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也要求,加强紧迫感与责任感,确保实现三年完成新一轮省属国企改革的战略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我省拉开了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体例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 省属企业省物产集团有理由自大。在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上,它排名第61位,延续3年跻身全国百强企业行列。从一个计划经济色彩粘稠的物资流通部门到以当代企业制度为本的大型流通企业,省物产集团通过参股、重组、合作等情势,引进战略投资者,与上下流生产商、供给商建立战略联盟,“蛋糕”越做越大,2004年贩卖额高达411亿元。 统计数据表现,杭钢、省能源、省交通等25家省属大型国企2004年利润总数首超100亿元大关,红利能力大幅进步。 各种“混合经济”在“十五”期间也获得快速发展。三狮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样本,该集团运用2亿元的国有授权资产,先后重组、兼并了10多家不同所有制企业,成功地控制了近40亿元的社会资产。董事长姚季鑫说,如今的“三狮”是国有骨干、民营枝茂,各种经济成份水乳交融,展现的是“杂交上风”。 浙江经济活力能否持久,关键因素是民营经济能否实现新飞跃。省委、省当局向导多次强调,肯定要捉住机遇,在毫不摇动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摇动地鼓励、支撑和指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彻底破除统统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思想约束,改变统统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消弭统统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体系体例停滞和政策制约,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创业门槛,完美市场准入机制,优化市场名誉环境,实施扶优促强工程……一项项有力的政策行动相继出台,成为二次飞跃强有力的“助推器”。 今年3月,以建筑起家的民营企业浙江中南集团斥资数万万元投入动画片制作,并计划再投资建设一座动画卡通城,几乎一夜间就从土木建筑业迈进了动漫产业。 叩击文化产业的大门,仅仅是浙江民资“异动”的一个亮点。对其他领域的投资也好戏连台,万向集团试水石油产业;默默无闻的常山水泥有限公司参股衢常铁路,成为国内民企投资铁路干线的“吃螃蟹者”…… 民企投资热情高涨的背后是实力的积淀。现在民营经济在全省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超过70%,全省个私经济工业总产值、贩卖总额、社会消耗品零售总额和出口创汇额等4项指标已延续7年在国内独占鳌头。 体系体例创新在浙江周全睁开,一系列深条理改革乘势而上:周全停征农业税,浙江农夫率先离别了连续两千年的“皇粮国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大力推进各级当局管理经济体例的根本性变革,我省成为省级审批项目最少的省份之一…… 体系体例机制的创新换来了综合竞争力的加强。2004年,浙江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成为全国第四个经济总量超万亿元的省份,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的重要经济指标。财政总收入位居全国第四,经济实力显明加强。 创新无止境。只有赓续以体系体例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浙江经济“高速列车”才能驶得更快、更稳!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