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升值 一个老外贸的远见和提示
被当地人喻为“老外贸”粱锡钧做外贸出口生意已经10多年了。作为佛山南海的广东安怀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粱锡钧对人民币升值一事很轻松。如今安怀一年出口大约3000万美元左右,重要出口卫浴产品和建材,既有本身生产出口的,也有为外商代理采购的和其他外贸情势,这些产品中有1/3左右是安怀本身的工厂生产,出口目的地包括欧美、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多个国家和地区。7月21日,粱锡钧正在和同伙一路吃晚饭时,央行调整人民币汇率的消息引起了在座所有人的关注。当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到他脸上时,他几乎是没有任何转变地笑着说:“我早就料到这一天,只是这一天来得比较忽然。” 善用“不可抗逆”条目 早在几个月前,粱锡钧便意识到在这种因素影响下,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调整和人民币的升值是迟早的事情。于是,他一方面提示本身的国内外的客户随时细致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以免对生意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在安怀与外商的合同中,人民币汇率的转变被作为“不可抗拒因素”列入条目之中,如许大大规避了因汇率浮动造成的损失。次日,粱锡钧一到公司上班,便要公司的工作人员关照世界各地的重要客户,盼望对方接受因人民币升值造成了货物的价格(以美元结算)上涨。“到如今,只有1个美国客户临时不能接受,其余的都没题目。”粱锡钧笑着说:“他(美国客户)问我为什么?我说我还想问他呢。”缘故原由很简单,由于就在人民币升值后,日元、港币、新元、韩元、欧元等多种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也纷纷随之上涨,有的上涨幅度比人民币还大。如许一来,当以美元结算的中国货物出口到这些国家和地区时,绝对价格其实并没有上涨或者上涨幅度很小,由于他们依然要用本国货币兑换成美元去买这些货物。“当然,说我们出口企业完全没有损失也是不可能的。”粱锡钧话锋一转,“有些在实行中的合同,我们是不可能由于人民币升值一时提出涨价的,利润空间相对缩小。但这也应该只是临时的,由于这批货不涨,下一批照旧要涨。”记者在采访时发现,此次人民币升值确实给不少加工型出口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但这些受到损失的企业都具有两个显明的特性:一是纯粹的做加工贸易;二是与外商签定了长期合同且没有注明加工费可因汇率转变而调整。 当局部门应变化出口观念 此次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政策不再是只盯着美元的相对稳固汇率政策,而将采取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此次的升值2.1%只是一个开端,未来的人民币汇率将随着国际货币市场的转变而赓续转变。粱锡钧认为,我国的出口企业应该从三个方面适应这种转变:第一,企业应赓续进步产品的附加值,而不应打单纯的价格战,日本在从前的经济模式几乎和如今的广东差不多,但随后日本实现了向品牌产品出口的转型,如今中国的地皮、质料、劳动力等方面的成本上风已经渐渐不再显明,外商完全可以找到替换国;第二,企业应在产品的技术和工艺上自动去适应国外市场的必要,而不应是简单的模拟,以安怀为例,目前该公司已经在北美注册了本身的公司,聘请了当地的技术和贩卖人员,预计几个月后便可投入运营;第三,出口企业应自动把汇率作为紧张的考虑因素,并写进与外商的合同中,这一点在国外几乎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但国内许多企业都还没故意识到这一点。“从某种角度上讲,很多加工型出口企业应该在此次汇率调整中意识到题目的紧张性。”说到这里,梁锡钧的神情变得严正,“此外当局部门应当在促使企业变化观念的同时自身也要(在出口题目上)变化观念,不要只看出口创汇了多少,而要看出口创造的外汇里面有多少是本土品牌的贡献。 信息来源: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