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遭遇亚非最大反推销案 全国100余家企业涉案
近段时间来,浙江的一些纺织品出口企业显得有点忧郁。这头,来自美国的纺织品特保风波还未平息,那头,印度又来叫板。5月18日,印度贸工部反推销局正式向中国绸缎提议反推销调查,该案是中国迄今为止受到来自亚非国家最大的反推销案件。昨天,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商务部公平贸易局有关负责人等聚集杭州,组织了40多家相干企业和应诉律师,召开了印度绸缎反推销应诉和谐会,开展讨论、商议对策。 印度是我国最大的生丝出口市场。因为受质料、工艺等影响,当地的绸缎价格普遍是中国绸缎价格的2倍,对方便以损害了印度偕行业的利益为由,发出上述求全谴责。全国100余家企业涉案其中,预计涉案金额高达1.8亿美元。初步统计浙江企业数占30%左右。 去年的丝绸出口中,对印度出口的比重占40%,这一不利新闻让凯喜雅公司副总经理吕幸感到头痛,同时他也在积极探求对策。吕幸说,如今他们一方面要细致了解印度反推销法律的相干规定,另一方面就是积极应诉。“假如应诉,还有可能进入市场;不应诉,等待企业的将是高关税。”和谐会上,不少企业表露了类似的态度。进出口商会也在会上呼吁企业积极应诉,广大中小企业可联合起来参加行业损害抗辩。 看似镇静的亚非国家其实并不安耽,由于近年来,亚非地区与中国的贸易摩擦案件正呈显明上升趋势。昨天,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相干人士指出,从1999年至2003年,亚非国家对华提议反推销占总数的比例从31%上升到49%。因此,该人士提示,广大相干企业要有危急和风险提防意识,行使各种机会进行法律抗辩,维护本身的合法权益。(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