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全球化浪潮,浙商还缺什么
5月中旬的一个下战书,北京饭店的一个财富论坛区内,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刚结束与一些跨国公司老总的激荡交流,又忙不迭地与西门子、ABB等偕行业跨国公司单独相会,接洽相干的合作事宜。在多次接触和深入交流后,这位大型企业掌舵者和一个大公司达成协议,作出了引进一个全球化的技术研发系统的决定。 “整合全球资源,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作为国内低压电器的领武士物之一,南存辉一向把创造国际品牌、进军国际市场视为本身的目标。 更加国际化思维的激荡和国际合作的促成,在浩繁胸怀国际化战略的浙商眼中,第三次登陆中国的“财富论坛”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以尽快融入经济一体化。 贸易自由化、生产跨国化、金融国际化,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历史趋势与发展潮流,引得各国各地竞相融入。然而,就在很多浙商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契机兴高采烈,兴高采烈地分享着全球化的“国际机遇”时,一种不协调的声音也接踵而至:继5月13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中国生产的三种纺织品采取分外限定措施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里,又传出了对方要加设四种纺织品的新闻。而在此前,中美纺织品反推销第一案的中国艺术画布出口案也已立案……阴影笼罩纺织品出口企业。 事实上,担忧远不止于此,就在《财富》论坛开幕前的5月3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曾经向欧盟的官员算账,称中国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中客车飞机。 而对于站在开放经济前沿的浙商来说,这种感慨则更加深刻。虽然从各种外观数据看,浙商在走出去的征程中风光无穷,但背后也充满着各种酸楚和无奈,当越来越多的“浙江制造”成为国际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链和供给链的组成部分时,拥有较强制造能力的浙商每每充当“打工者”的角色;因为广泛缺乏被承认的一流自立品牌,浙江产品在国际上的地位难以提拔;在经济越来越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廉价的浙江产品一再被诘问诘责为“推销”…… 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拓展浙商发展空间的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竞争格局;在积极融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泪水。该如何重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衅?上周,本报和浙大EMBA班一道,约请并采访了浩繁着名浙商和经济学家,就上述题目进行了深入探究。 机遇每每偏爱有预备的人。事实上,经过开放性经济充分的洗礼,一贯冲在市场前列的浙商早已开始反思自身发展的软肋,渐渐适应着全球化市场的各种动荡因素,并努力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通过赓续突破和自我提拔,他们期待着羽翼丰满后能在全球化大浪中尽情搏击的那一刻。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