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中国应小心经济高位运行带来的风险
“今年是判断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平稳、可持续增加的关键一年。当前的经济增加速度有所偏高,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仍然偏快,应进一步通过宏观调控予以降温。同时,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偏大,应适当采取措施予以减缓。”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表现,今年第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加了百分之九点五。目前的经济运行,基本上连续了去年第三、四季度的高位运行惯性,既没有加速,也没有显明减速,而是处于高位运行状况。 从目前生产、投资、消耗和外贸的走势看,如不进一步采取适度紧缩的宏观调控措施,全年经济增加速度很可能继承超过百分之九。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只要经济增加速度延续三年超过百分之九,第三年的居民消耗价格上涨率一样平常就会超过百分之五??这一中国城乡居民所能忍受的最高限度。因此,目前偏高的GDP增幅有向下调整的压力和需要。 他认为,今年固定资产投资虽然仍是经济增加的重要拉动力,但拉动力度有所削减。消耗对经济增加的拉动作用显明加强。一季度进口增加幅度比出口增幅低二十二个百分点,贸易顺差导致对经济增加的贡献显明增大。 当局促进消耗增加、改变投资消耗失衡状态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正在发挥作用。但投资增幅能否进一步降低,消耗需求能否保持较快的增加态势,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目前企业和地方当局的投资积极性和预期,仍然都十分茂盛,并没有削弱的迹象。 通过分析,庄健认为,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尽管引起新一轮通货膨胀的主因--粮食和食品价格已有显明回落,但从房地产价格等方面看,往后的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国际油价高位震动,更是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对此,庄健建议,当前应捉住制造业增速略有降落、消耗需求持续扩大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撑力度,改善有利于消耗增加的市场环境,从而促进农业和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发展,使投资和消耗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和谐。 (来源:中新社 记者 赵建华)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