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第一镇”的经济神话
——绍兴县杨汛桥镇变化增加体例的实践(上篇) 编者按:既要战胜环境、资源等要素的瓶颈制约,又要以肯定的速度把握战略机遇期,这是浙江经济在新的背景下面临的最大矛盾。怎样化解这一矛盾?唯一的出路就是变化经济增加体例。只有突破粗放型增加体例所带来的“增加的极限”,才能使浙江经济进入新的发展空间,跃上更高的发展平台。日前,本报记者深入延续2年名列浙江省“综合实力百强镇”榜首的绍兴县杨汛桥镇采访,盼望“浙江第一镇”的探索和实践能对各地有所启发。 在一个镇域内,人均GDP达到12万元,人均贡献税收2万元。也就是说,一个仅有3万人的小镇,却创造了我省一个中等县的财富 在绍兴县的西北角,有个小镇叫杨汛桥。 这是一个经济强镇。去年,杨汛桥镇实现生产总值40.41亿元,人均12.1万元,按目前汇率计算,相称于人均1.5万美元,是全省人均GDP的5倍多。即使把在杨汛桥务工的外来人员悉数计算在内,人均GDP也已超过7000美元,居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另一个惊人的数字是财政总收入。去年,杨汛桥一个镇就实现财政总收入6.63亿元,其中国地两税总收入5.866亿元,相称于全国税收总额的万分之三,按全镇人口平均,每人贡献了近2万元。也就是说,这个面积不足40平方公里、人谈锋3万多人的小镇,却贡献了我省一个中等县的税收收入。 当地居民也分享到了经济成长带来的成果。去年,杨汛桥镇的职工人均收入达到17666元,超过我省一样平常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农夫人均纯收入是9395元,高出我省农夫人均纯收入50%以上;农村劳动力绝大多数在当地企业就业,生产和生活条件都已与城市接轨…… 然而,就在10年前,同是这个地处杭州和绍兴两市交界的杨汛桥镇,却名不见经传,在绍兴县19个平原州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排名中名列倒数第一。但到了去年,在浙江省“综合实力百强镇”评选中,杨汛桥镇已经延续2年雄居榜首,是名副其实的“浙江第一镇”。 在浙江璀璨的经济星空中,杨汛桥镇的忽然发光和跃升,已经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惊异的目光:在如许一个狭窄的空间里,何以积蓄起如此伟大的经济能量?这种神话般的故事又是怎样创造的? 与高速增加的“经济之谜”同样令人深思的是,这里照旧中国首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环境精美镇。 在一条街上,集聚了7家股票在境内外上市的公众企业,以至全球的财经主流媒体和跨国财团都在密切关注这条小街的每次脉动 支持杨汛桥“经济大厦”的是工业。 目前,杨汛桥镇有各种企业1000多家,年贩卖额150多亿元,重要集中在经编家纺、建筑建材、纺织印染、五金机械等四大产业,其中年贩卖额超过亿元的规模企业有20多家。这也是我省镇域经济中少有的。但是,最引人注目的照旧云集于此的7家上市企业,其中4家股票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 这又是杨汛桥镇的一个“经济神话”。 因为这些都是公众企业,股东大都是世界着名的跨国财团、金融机构、投资基金,因此,这里成了全球财经主流媒体和国际投资商的追逐目标。天天,这里都有难以估量的国际资本进出,世界着名的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市场、会计师事务所是人们经常挂在口头的名词…… 然而,绍兴县委书记徐纪平说,真正令杨汛桥及其企业扬名海内外的,是杨汛桥工业经济独有的特质。 杨汛桥的宝业集团,原来是一家传统的建筑企业。2003年6月,企业股票获准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随着浩繁“世界股东”的引入,一整套国际成熟的企业制度、管理理念以及一批先辈技术和高端人才也被移植到企业,使企业很快从产品、结构到形象发生了洗手不干的转变。 如今,宝业集团正在周全实施住宅产业化项目——变在工地上建造房子为在工厂里生产房子,实现从建造到制造的飞跃。这是被称为继汽车、家用电器后的世界第三大产业,各种房子在电脑里设计好后,便在生产车间里加工,在现场安装,省去了传统建筑对砂石料、水泥和砖块等资源的消费以及现场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交通压力。 这种先辈的理念和生产体例,正在转化为企业的绩效。去年,宝业集团实现现金流45亿元,缴纳税金2.8亿元,今年1至4月又完税1.29亿元。他们的骄人业绩,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最近他们刚刚完成股票增发,股票发行价从上市时的每股1.43港元上升到了4.3港元。 杨汛桥的这些境外上市企业,其实就是杨汛桥工业经济的“标识”。他们在完成股票上市后,纷纷借助国际资本带来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上风,进行结构优化和升级,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跃升,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空间和更丰厚的附加值。据介绍,杨汛桥7家境外上市公司的贩卖收入就占了全镇工业企业的50%,税收占了60%。 在这里,生产的布料是用于军工的,即使螺丝螺帽也被选用到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的主场馆。由此,同样的产品产出了不同的价值 光宇集团是一家建材企业,重要生产玻璃。2003年,他们向杨汛桥镇当局申请1000亩工业用地,预备投资20亿元,上马5条通俗玻璃生产线,镇里没有赞成。后来他们自动削减到600亩,但照旧没能得到知足。最后现实审批的效果是,只能供应63亩。 光宇集团只能遵从实际,把通俗玻璃项目转移到外埠生产,而在这63亩地皮上“精耕细作”,上马特种玻璃项目。如今,他们已经在这里投资了5亿多元,先后上马了世界一流的涂膜玻璃、中空玻璃等深加工线,从通俗的建材玻璃向汽车玻璃、仪表玻璃和电子屏幕玻璃延长。 光宇集团生产的玻璃越做越薄,从原来的几毫米变为1.6毫米、1.1毫米、0.75毫米,直至0.6毫米的超薄玻璃。虽然同样生产玻璃,但资源和空间的占用越来越少,产品档次却越来越高,渐渐走向产业的最高端。于是,就在这63亩地皮上,产出了比原来规划1000亩用地更高的价值…… “所谓‘腾笼换鸟’,就是要培育这种能够多产蛋、产‘金蛋’的企业。”杨汛桥镇党委书记赵建国说,近几年,他们就是根据这一发展理念,在有限的空间里赓续扩张经济容量。 确实,在杨汛桥镇,乍看产业并不怎么先辈,但很多产品都居于产业的高端。轻纺也是杨汛桥镇的主导产业,占工业经济总量的65%,但他们生产的不是通俗的服装面料,而是家纺产品和军工面料,无论质量、工艺、性能,照旧产品附加值,都要比通俗面料高出一倍以上。 即使这里生产的螺丝、螺帽,也同其他地方不同。最近,泽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结实件,被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选用,北京大剧院、上海世博园等国家庞大项目都指定要他们的结实件。他们的产品80%销往欧美市场,尽管价格比国内同类产品高出20%,但从无贩卖之忧。 这或许也是杨汛桥经济的神奇之处。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