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中国十大失败企业的反思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企业的管理存在一些基本的定律,即便是违背了这些基本定律中的一条,企业就会失败,企业的失败每每都是由于违反了这些基本定律中的一条或几条。但是,即使遵循了所有这些基本定律,企业也未必肯定能成功,由于企业成功只有需要条件,没有充分条件。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无论应用什么当代企业管理理论,都必须首先遵循而不是违反这些基本定律,以它们为战略起点,只有如许,企业才具备了基本的安全性。这是《大败局》披露的10个闻名企业的兴衰给笔者的启示。

        那么,企业的基本定律是哪些呢?让我们从10个企业的兴衰中探求一些答案。

        定律一:没有利益,就没有生存的意义

        三株失败后,总裁吴炳新发表了一份数百字的《吴炳新自白书》,第一句话就是:“没有利益,就没有生存的意义”。企业的根本利益是什么?利润。可惜的是,三株虽然熟悉到了利润的价值,却错误地选择了一种竭泽而渔的实现体例,“以一个极端冷酷的、狂热的功利主义者,采取对竞争对手的无情袭击和带有诡计色彩的推翻,在产品上的夸大无度”,效果既导致了自身的困境,又冲击了中国保健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使企业失去了红利的产业基础。

        亚细亚采取的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所谓“战略家风范”的体例。企业经营顺利时,热衷于场面热闹、宣传轰动,却对能赚多少钱看得很淡,认为这是“战略家风范,不争蝇头小利”,效果是业务额一个亿一个亿地往上窜,而利润却从没有超过1000万元。这种“战略家风范”式的管理风格,在后来企业出现困境时成了最致命的缺陷。

        瀛海威则是又一种情形。企业因过早地进入了一个错误的行业,根本不知道何处可产生利润,连“第一桶金”都挖不到,效果是因无法给股东起码的投资回报,“踌躇满志”的创始人张树新被迫去职,企业也随之从人们的记忆中消散。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成的初始动力,企业必须以获取最大化利润为根本目标。不过,企业的最大化利润目标只有通过合理利润或写意利润的体例才能实现。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及不通过合理利润体例来实现,企业不可能可持续发展。

        定律二:基础管理的地基必须打牢

        亚细亚开业9年竟没有进行过一次周全彻底的审计,外单位向公司借款800万元,只需跟总裁王遂舟打声口头招呼即可,而不需办任何手续。三株发展到鼎盛期时,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互相扯皮,甚至出现一部电话三小我管、各分支机构对总部大量造假的怪征象。飞龙在财务上缺乏细致的管理规章,只管财务不管现实,使得占用、挪用和私分公司货款的征象比比皆是。因为基础管理不牢靠,这些企业缺乏需要的自稳机制和免疫机制,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房子,一有外来冲击,企业就应声而倒。

        基础管理对于企业的紧张性,可以用海尔集团的“抗斜坡球”理论来说明。海尔的“抗斜坡球”理论告诉我们,企业好比是一个沿着斜坡往上滚动的球,市场竞争和企业内部职工中可能出现的惰性形成对球体向下的内外两种压力。假如没有一个向上的大于这种压力的推力,球就肯定会往下滑。对于企业来讲,这个向上的推力就是强化基础管理。为此,海尔要求职工“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周全地对每人天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海尔之所以能持续地取得伟大的成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避免了类似于这10个企业“猝死”的命运,这种强化基础管理的管理模式功不可没。

        定律三:诚信是最靠得住的战略

        秦池的川酒勾兑、三株的虚伪广告、飞龙的虚伪伟哥、南德的矫揉造作,最终使他们走上了不归路。

        据美国出版的《百万富翁的伶俐》一书介绍,对美国1300万富翁的调查效果注解,成功的秘诀在于诚实、有自我束缚力、善于与人相处、用功和有贤内助。诚实被摆在了第一位。

        诚信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社会名誉的发达程度。假如企业只想“过把瘾就死”,那么诚信就可以抛在一边。但是假如企业要谋求可持续发展,诚信则是维持长期市场穿透力的基本前提。在名誉不举的社会里,诚信的作用比较有限,甚至讲诚信的企业可能要吃点面前目今亏,但即便是如许,客户为了削减交易成本,仍会对诚信给予分外的关注,对讲诚信的企业情有独钟。

        没有诚信,企业根本不可能建立市场资本,而市场资本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摘自:全球五金网)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