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纺织业加速中国布局
47家欧洲企业4月1日组团访华 全球纺织品配额取消,不仅为中国纺织企业带来机会,同样惠及作为进口方的其他国家,他们在享受更多产品选择的同时,更加紧进入中国、布局中国。专家认为,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行业将面临结构调整。 “4月1日,将有超过47家欧洲纺织企业访华,此行的目的重要是与中国纺织品企业商讨合作事宜”。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一位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觊觎伟大的中国市场,欧盟先行了一步。今年2月,中欧纺织联盟(CETA)已率先在上海成立中国办事处,该办事处受注册在德国的中欧纺织联盟股份有限公司直接向导,公司则由德国纺织及服装工业协会、瑞士纺织和服装工业协会、奥地利纺织工业协会共同出资成立。 中欧纺织联盟(CETA)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李捷成博士透露表现,该机构的重要职能是“帮助欧洲国家的纺织企业更好地来中国发展,包括在中国办合资企业、自力成立中国分公司、在中国探求合适的加工厂、也包括把世界纺织行业前端的产品带到中国来推广”。 另一组来自于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的新闻也表现,在海外有投资的韩国纺织企业中有六成故意在华建厂或者追求合资。据了解,外资在中国设厂,将重要集中在华东沿海一带,由于这里有比较完备的产业链。 外资为何在今年加速进入中国?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人士向记者诠释说,这其中重要是配额因素,中国伟大的市场也是它们偏重考虑的。中国不仅是一个纺织品大国,照旧一个消耗群体,如今中国人越来越富有,越来越看重品牌、品质的消耗。据吐露,今年将有更多世界前端的欧洲纺织产品进入中国。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表现,如今外资服装企业到中国来做企业,80%-90%外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让中国纺织产品在后配额时代更具上风。韩国纤维产业联合会会长朴成吉也曾透露表现:“随着中国加入W TO,伟大的中国市场是目前韩国纺织业再上台阶的驱动力。” 在今年的华交会上,一位乌克兰童装厂商告诉记者,同样的童装生产投资,在乌克兰的红利率不超过50%,而在中国的红利则高达200%。同时,中国纺织品市场还拥有生产与童装相干的各种材料和配件,如面料、衬里、拉链、扣子、包装材料和标签等。 环球资源董事长兼行政总裁裴克为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取消配额限定是成衣和纺织品行业所面对的前所未有的庞大发展机会之一,更会带来结构调整。从目前来看,更多中国纺织企业拥有出口权,让外国买家有更多的选择。” 据了解,长期以来,因为受到配额限定,我国纺织品生产重要集中在江浙和广东一带。超过80%以上的纺织品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裴克为透露表现,后配额时代,中国其他地方的纺织企业将得到更大发展。 也有专家向记者透露表现:在后配额时代,在更多的外资纺织企业进入中国的情况下,对中国纺织品进行限定,也是对外资的损害。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