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钢铁业面临四大利好和三大制约
2005年,随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放缓,钢材生产与消耗将从高速增加转为平稳增加,钢材价格将高位平稳运行,上涨与下跌的幅度都比较有限。预计钢产量将突破3亿吨大关,比2004年增加14%左右。因为焦炭等重要原材料价格以及电力、运输费用的上涨,行业的生产成本也将维持高位,2005年全行业实现利润将在1000亿-1100亿元,利润增速将显明放慢。 2004年,国家虽然对部分行业的投资规模、新建项目进行了需要的清理整理,但是宏观经济运行在经过调控后,仍保持了稳固较快增加的态势。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以及重化工趋势的加强,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动力。2004年1-11月份,全国累计产钢24529.2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2.07%;产生铁22620万吨,增加23.25%;产制品钢材26962.86万吨,增加23.02%,钢铁行业产量屡创历史新高。在市场价格的推动下,钢铁行业红利水平显明进步,2004年1-11月份,钢铁行业实现利润911亿元,增加66.3%,是2004年国民经济中质和量同步进步的高增加行业。 2005年,国民经济的继承快速发展,国内市场的持续高需求,为钢铁行业高增加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高增加产业群的出现,为钢铁行业高增加提供了壮大推动力;经济全球化,投资多元化,国内外两个市场融为一体,资源上风互补,为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2005年支撑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因素重要有以下几个: 1、国际经济环境继承改善。2005年,在高油价滞后影响以及全球进入加息周期、及非传统安全等因素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将由强劲回升转向平稳增加,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展望,2005年世界经济增加率将比2004年降低0.3-0.7个百分点,世界贸易增加率将降低1.5-3个百分点。其中,美国经济增加将有所回落,GDP增加率将为3.5%左右;日本预计GDP增加率在2.8%左右;2004年欧元区GDP增加率将在2.5%左右。随着重要工业国家和中国经济增加的放缓,东亚经济增加预计2005年也将放缓,根据亚洲银行的展望,2005年东亚地区经济增加将达到6.5%左右。总体而言,2005年全球经济将处于一个相对稳固的增加期,对钢铁产品需求将有所扩大。国际钢协展望,2005年全球钢材表观消耗量将达9.9亿吨左右,同比增加4%-5%,粗钢产量增长到10.7亿吨,同比增加7%。从供求关系看,2005年全球钢材市场资源供应基本平衡,不可能出现钢铁产量大量过剩的局面,中国钢铁出口将有望保持目前强劲增加的势头。 2、国内经济环境依然乐观。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落实,2005年我国经济增加速度将较2004年略有降落,但预计GDP增速不会低于8.5%。而2005年我国城镇化、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庞大战略措施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拉动对钢铁的需求。从长期发展趋势看,目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而工业化进入到中后期阶段,也是城市化的高潮。中国因为曩昔一向采取工业化超前战略,城市化率与工业化水平相比极不同步,所以在将来十年,城市化建设所需的钢材必然要进一步增长。我国重型机械加工制造业、汽车厂、发电设备制造厂、造船厂、铁路交通运输部门、海港码头、公路及其他重点工程,如北京奥运工程、上海世博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都在加快建设,房地产开发中的经济适用房建设还要进一步发展,这统统都说明,钢材消耗的正常增加不会改变。同时,我国正在向世界制造中间的目标迈进,一些大量消耗钢材的资金密集型产品,包括汽车、造船、电力设备、重型机械、细密机械等行业都会加大出口量,这将进一步增长国内的钢材需求量。 3、钢铁质料供给有望缓和。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钢铁生产的大幅度增加,对铁矿石需求扩大,加上一些矿石供给商与流通商在市场谋利买卖使世界铁矿石供给出现偏紧,价格上涨,这种态势一向持续到2004年一季度。之后,随着世界重要铁矿石供给商投资规模的扩大,铁矿石价格开始走软,二季度稳固在70美元/吨以上,三季度跌回55美元/吨左右。2004年1-9月我国进口矿石的平均到岸价为63.5美元/吨。按国内产量加进口量计算,2004年预计国内铁矿石消耗量将达4.6亿吨,国内铁矿石产量2004年预计将达到2.7亿吨左右,占消耗量的59%,而进口铁矿有望接近2亿吨,达到消耗总量的41%。虽然国际铁矿石的价格会在肯定时间内保持强势,但随着质料供应形势的改善和需求增速的降落,2005年铁矿石价格再次大幅上涨的空间有限。这对深受质料持续涨价之苦的中国钢铁业来说,无疑是值得期望的利好因素。 4、国际竞争力进一步进步。2004年全球的钢产量将超过10亿吨,北美、欧洲、韩国、日本等重要的产钢国家和地区产量都有所增长,但除中国有新增产能外,全球钢铁企业都是寄托对现有设备的挖潜而增产的,也就是说,全球钢铁生产能力在2004年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2005年进一步增产的可能性很小。 另外,因为国内外市场的价格差异,2005年国产钢材出口量有望进一步增加,目前北美钢材市场是高需求、增加快、价格最高,欧盟市场也是处在高价位地区,而亚洲钢材市场的价格要低一些,中国国内市场的钢材价格比国际市场钢材价格低400-500元/吨,幅度在30%左右,这是近10年来最大的价差,因此钢材进口量削减,而出口量增长,出现了1998年以来的进口钢材首次负增加的状态,预计2005年这种情况仍将继承。随着2005年我国钢铁企业大部分在建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我国将出现一批新的年产量在1000万吨级的钢铁企业和一批新的当代化的钢材生产线,这将大大增强我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面临一系列发展机遇的同时,2005年制约钢铁行业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概括起来,重要有以下几个: 1、煤炭、电力和运输偏紧。尽管中国煤电油运的供应有了快速增长,但照旧无法知足需求的快速增加,煤电油运供需矛盾依然十分凸起。2004年前10个月,中国全国原煤产量达12.85亿吨,同比增加16%;全社会煤炭库存1.14亿吨,比年初增长463万吨,增加4.2%。但目前国有大矿能力已经接近饱和。电力方面,2004年前10个月,全国发电量达1.7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5%。但全国依然有24个省级电网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拉闸限电。在运输方面,去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为16.13亿吨,同比增长1.33亿吨,增加9%,其中煤炭运量7.4亿吨,同比增长8765万吨,增加12.7%。日均装车突破10万车,但对货运需求的知足率仍只有1/3。2005年,影响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深条理矛盾和题目依然存在,煤电油运的供给将持续偏紧,钢铁行业的发展将受到国内资源的束缚。 2、钢铁供应能力快速增加。曩昔三年国内钢材价格强劲反弹,2002年1月以来长材和扁材的平均价格涨幅达到67%和53%,国际扁材价格增加近1倍,热轧钢和冷轧钢价格分别从2004年初的300美元/吨和350美元/吨上涨至640美元/吨和705美元/吨。而且2002、2003、2004年投资建设的钢铁项目将会在2004、2005、2006年陆续得到释放,钢铁产品的供应能力快速增加。钢铁产品供应能力增速快于需求增速,加上钢材库存量的增长,钢材价格的重心将下移,从而影响到钢铁企业利润的增加。 3、人民币汇率因素。假如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的话,将有可能增长钢材进口量。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结构性题目,进口钢材以板材为主。目前国际钢材价格高于国内钢材价格,使得进口削减。目前,国内热轧板卷价格为490美元/吨,欧洲出口价格为593美元/吨,差价为103美元/吨,假如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5%的话,则差价缩小到80美元/吨,有可能使得进口增长,出口削减,不利于国内钢材的供需平衡。 (摘自:新华社)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