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o
  •          
      铜市中可悲的中国力量
      时间:2017年12月25日信息来源: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合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赞美“中国经济是个奇迹,它以年均8%以上的速度发展,快得有点儿让人喘不过气来”,国人也欣欣然我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中华民族巨大中兴指日可待之际,作为“世界工厂”必备的原材料却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高价,而这统统,就得益于所谓的中国力量。铜市上中国力量使得上海铜“叫板”伦敦铜,沪铜上串下跳引领着伦铜市场。功高至伟当属国储局在上海库存只有两万多吨的情况下,却要接货三万多吨补库,掏空上期所库存的传言,以及一贯认为合理但不正当的反套利盘力量继承着在国内必要大量进口的事实面前,在上海做多在伦敦抛空的跨市套利被国外基金围剿,使得伦铜频频创出新高,长期维持近3000点的历史高价。

      国储局涉嫌操纵?

      显而易见,国储局参与期货交易加剧了市场波动,作为当局职能部门,应通过高抛低吸对紧张战略物资的价格进行宏观调控,《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此类机构不得从事期货交易,由于行使国家垄断、资金上风必然干扰市场的正常运转,加剧市场的波动,国家贮备局以补库为名参与期货交易,大肆在单一合约上大量单边持仓,操纵交易所库存,影响期货价格,使得近月合约升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国储接货,必然影响到后续各个合约的运行,如1月合约持仓超过十四万手,单边持仓超过35万吨,交易所库存被掏空必引发一轮大规模轧空,令国内铜价阶段性地高于国际铜价,客观上激励中国进口商在国际铜市加大采购,进一步推高国际铜价,国际炒家也会趁机哄抬市场,进步贸易升水,让国人做着成为“世界工厂”美梦的同时,紧张原材料—铜享受着历史天价。因此,以国家名义参与期货市场,通过操纵交易所库存,进而操纵期货价格,如传言属实,应算我国期货市场成立以来最大的操纵案。而对于操纵市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六十二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单独或者合谋,集中资金上风、持仓上风或者行使信息上风联合或者延续买卖期货合约,操纵期货交易价格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满20万元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愿传言是谎言,否则,受损的不仅是中国广大期货投资者,还包括我国广大必要用铜的厂商和消耗者。

      国储局交易是否正当?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力量的另一支反向套利盘。首先国家法律有明文规定,国内企业不得从事境外期货交易,少许经批准的国有企业从事套期保值营业除外,也就是说,跨市套利是不正当的,由于在境外做的都是谋利,单边持仓。2001年,中国证监会联合原国家经贸委、外汇管理局等部委发布了《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营业管理办法》。同年,证监会又发布了《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营业管理制度引导意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营业外汇管理操作规程(试行)》。《办法》规定国有企业从事境外衣期保值执行允许证制度,也就是说只有获得证监会批准的国有企业,才答应到境外从事此项营业;而非国有企业则没有资格申请这种营业。这一不正当的跨市套利竟在最透明的期货市场大行其是,实在令人不解,况且其在国内赢利的同时,大量外汇流入国外基金腰包。一个简单的逻辑是,跨市套利依据的是国内外铜的比价,假如国内较低,则通过“国内买国外卖”,期望比价恢复到正常水平以获取红利,反之亦然。殊不知,自下半年以来的“国内买国外卖”的反向套利交易策略正中了国外基金围剿中国的圈套。众所周知,中国是铜的进口大国,每年必要进口一百多万吨,如许,铜价每上涨200点,中国用户将多付出一亿多美元,因此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原材料进口成本特别很是关键,而正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加时期,铜做为紧张的原材料,一向维持在历史高位,国外基金正是确知中国套利盘没有铜现货可交割的情况下,大肆鼓吹中国需求力量,轧空中国套利空头,致使中国跨市套利盘在国外承受伟大亏损,同时迫使其赓续付出高昂的远月迁仓费用。可以说,中国跨市套利盘,既不正当也不合理,中国缺铜,却在国外做空,遭基金围剿,无法交货,只能承担巨额亏损,而这一亏损是由中国的铜进口商、消耗者及广大投资者来承担;跨市套利盘的收益,仅是国外迁仓亏损所失小于国内迁仓收益所得,与国外基金所得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今年以来,中国出台了多项宏观调控措施来克制经济的过热与通货膨胀的抬头,自四五月份行政性调控措施实施后,10月份又决定进步利率。这些都直接有用遏制了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等部分行业的投资过热,而这两方面的投资扩张正是金属需求始终保持茂盛的最根本动力。据Macquarie统计,2004年中国进口铜将削减至122万吨,低于2003年的135.7万吨,消耗也将降至8%左右。而海关宣布的数据表现,1~9月份中国进口精炼铜919,305万吨,同比降落7.5%,也说明中国宏观调控取得肯定结果。国内对铜的需求降落,因而国外机构大肆评论辩论中国壮大需求力量,实质就是绞杀国内反向套利盘。而假如国储局这次接货,必将起到火上浇油,助桀为虐的作用。

      综上,正如某些分析师所言,在国内PPI持续高涨,国家采取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国储局在单一合约上最高价接下如此巨量铜现货,给全世界发出中国需求壮大的旌旗灯号,使得我国消耗者“享受”到如此历史高价的铜,中国反向套利继承为国外基金付出大量三月贴水迁仓费以及国外做空的大幅亏损,如许的话,为国家利益而贮备的国储局,反而成了为国外基金打猎中国消耗商和反套利盘的贮备了。果真如此,我们宁愿不要期市上的什么中国力量。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浙江省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玉环网站
        首页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行业动态 产业预警 标准文本 标准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会信息 政策文件 资料下载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