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铜加工先辈制造业基地浙江省制订专项发展规划
针对浙江省铜加工业大而不强、团体素质不高、与国内外先辈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的现实情况,日前,浙江省经贸委制订了浙江省建设铜加工先辈制造业基地的专项发展规划,旨在做大做强、做专做精浙江省的铜加工业。 铜加工业是浙江省建设先辈制造业基地中重点培育的行业,专项发展规划周全分析了浙江省铜加工业的生产规模、产业布局、产品结构、技术装备、质料供给等方面的上风与存在的题目。规划认为,目前,浙江省铜加工材产量虽已达到120万吨,但企业规模不大,实力欠强,龙头作用不显明。虽有部分企业装备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但铜加工团体装备水平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所占比例太小,离先辈制造中间仍有较大差距;虽有肯定的产业聚集度,但区块核心及支持作用尚有待增强,产业聚集区块内部缺乏有机整合,专业化分工不细,产业链不长,与相干产业的合作深度不够。这些题目连同目前的电力、地皮等瓶颈题目,已紧张制约着浙江省铜加工业的发展。 专项发展规划分析了浙江省铜加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前景。目前,我国铜加工材的消耗量呈稳固增加的态势,铜加工业进入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期;世界制造业正在加速向我国转移,为铜加工业进一步行使国外资本和技术,加快发展带来了机遇。据此,专项发展规划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进一步调整结构、优化布局、聚集发展的总体要求,着力进步铜加工业分外是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国际化经营能力,加强铜加工企业的团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把浙江省建成全国先辈的铜加工业制造中间和有影响的世界铜加工生产基地。规划提出,到2010年,浙江省铜加工材产量要力争达到365万吨,贩卖总值1100亿元;60%以上产能的生产线达国内先辈水平,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占国内生产比例的40%以上,铜加工材出口量突破80万吨;形成5个以上全国着名品牌,2~3家国际着名铜加工企业集团;企业创新及研发能力大大加强,拥有国家级技术中间或研发机构3~5家;基本健全铜加工服务系统,建成铜加工全国制造中间,初步形成世界铜加工产业基地基本框架的预期发展目标。 做好七项工作提拔核心竞争力 专项发展规划指出,要变化浙江铜加工行业的经济增加体例,进步铜加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团体实力,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巩固提拔永康、玉环、上虞、余慈、龙湾五大区块铜加工业产业条理,强化区域内特色产业间的纵向协作与配套,巩固产业链上风,实现产业间组团式联动发展。培植衢州、湖州、杭州等地铜加工产业新区,规划布局若干家高起点的大型铜加工项目,进一步形成铜加工产业发展新增加点。 二要扶持一批基础条件好的铜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区域性、专业化的铜加工主干企业,使之成为浙江铜加工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要着力提拔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研发装备投入,增强产学研结合,形成产品开发上的上风。 四要将发展铜加工装备制造业作为新的经济增加点,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及大型设备制造商合作,开发先辈的铜加工主体生产设备,力争在铜加工专业设备制造中占据一席之地。 五要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及先辈适用技术改造铜加工业,优化工艺装备结构,大幅度提拔工艺技术水平。 六要积极开发市场短缺的铜加工产品,变化粗放型的增加体例,淡化数量、看重质量,切实进步产品的技术含量及附加值。 七要正视发展面向铜加工产业的服务业。 落实七大措施建设制造业基地 为实现上述目标,扶持铜加工先辈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专项发展规划提出了七项详细政策措施:一、增强政策导向,加大财税扶持。当局鼓励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辈适用技术改造现有工艺装备,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在新产品开发、产学研攻关、技术中间建设、先辈设备引进等方面给予财政和税收上的扶持和优惠。 二、努力保障要素供应。在吻合地皮行使规划等前提下,对国家和省重点项目的企业发展用地,由国土资源部门予以优先安排。当局努力修建能源保障新机制,尽力消弭电力供给瓶颈。指导银行及社会资金投向先辈的铜加工大企业、大项目,依法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完美中小企业名誉担保系统,支撑吻合条件的铜加工企业上市融资。 三、建立稳固的资源保障。鼓励铜加工企业走出去,行使国外及省外铜资源,对铜加工企业旨在取得稳固资源供应的对外投资提供方便。鼓励铜加工企业积极行使废旧铜资源,规范发展再生铜资源回收,努力消弭政策瓶颈,完美响应的税收政策。 四、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推进铜加工全球经营战略,鼓励上风铜加工企业积极发展“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鼓励建立铜加工出口基地。 五、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指导铜加工民营企业接轨当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指导大企业渐渐放弃家族制,多方位吸取资金及先辈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提拔浙江省铜加工企业的机制上风。 六、改动和增强行业管理,促进行业有序发展。严酷实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快镌汰“二人转”轧机、黑铜杆等落后生产能力和产品,停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定发展通俗铜加工、粗加工项目。整理和规范铜加工业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七、周全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看重人才引进和培养。正视环境珍爱,严酷熔炼废气、加工噪音、酸洗废水治理,确保达标排放;采用光亮退火等先辈工艺技术,进步清洁生产水平。切实开展节能降耗,通过发展延续化生产技术,压缩热加工工序,进步铜加工综合成材率等技术经济指标,大幅度降低金属消费及能源消费,实现集约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佚名编辑:浙江水暖阀门行业协会)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
|